2)第八八六章 联结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覆盖西大陆、中大陆、南方群岛的几条干线采用光纤,其余链路则一概经微波信道传输。

  原因,十分简单,光虽然是宇宙中最快的物质,每秒299,792km/s的速度,却只能在真空中才能达到。

  而在光纤中,由光纤玻璃的约折射率,不难算得介质光速仅每秒二十万公里出头,

  只接近真空光速的三分之二。

  如果用光纤连接“混沌”与远方的封闭城管理系统,再经由无线信道连接到每一具身体,线路越长,信号在光纤中耽误的时间就越多。

  从“混沌”到南方大陆的“秋分”,单光纤上的延时就超过120ms,

  这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用微波信道传输控制、反馈信号,可想而知,为缩短路径而不能用卫星(带宽也太差),现实中,“盘古”规划的是大规模SDMA、空分复用体系,在广袤大陆乃至浩瀚大洋中,建立若干中继站。

  规划的路径,保证从“混沌”地下城至世界任一角落,电磁波程不超过两万公里,才能保证信号延迟低于75ms。

  即便如此,生活在邻近“混沌”的封闭城,与遥远南大陆的封闭城,延迟显然也不一样,前者甚至只有1ms左右,而后者,如果刻意进行一些操作,很容易发现这延迟的存在,为此,不少民众也提出,

  是否可以将“混沌”分拆,在各大陆建立“意识模拟中心”,分别存储在各大陆生活的民众之自我意识,并快捷的连接到各封闭城。

  这一方案,技术上完全可行,但经过民众的大范围讨论,还是被否决。

  否决的原因,一方面,一旦分拆现有的“混沌”体系,并将大部分民众的自我意识迁移到别处,就必然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万一发生失误,则有可能危及民众的生命。

  除此之外的更深层原因,则是将人类共有的“家园”,分拆成若干个,这一动作意味深长,或许就会埋下分离、分裂甚至分道扬镳的种子,对历尽艰辛才实现大同的人类而言,这种风险,绝对无法接受。

  时移世易,岁月变迁,不论发生什么变故,无论遭遇怎样的事态,人类,都必须要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这是今天净土民众的共识。

  为此,在遥远的南大陆,乃至远离“混沌”中枢的其他封闭城,些许延迟并不妨事,毕竟民众随时可在盖亚表面,任意迁徙。

  不喜欢轻微迟滞感,尽可以一直在邻近“混沌”的封闭城生活。

  这一点,在制定总体规划时,方然并未想到,待“混沌”中枢大兴土木、热火朝天建设时,才意识到这选址的意义重大,未来净土的两千六百万民众,出于延迟的考虑,或许会有向“混沌”周边聚集的趋势。

  也就是说,由于“混沌”的选址,民众也许会倾向于在西大陆、中大陆或南方群岛活动,

  正如今天的,一千二百人都在这些区域“重返现实”。

  不过,这其实也没什么;

  一方面,考虑到信号延迟等因素,结合盖亚表面的大陆分布情况,封闭型城市的选址,本来就在北半球、尤其是中大陆与西大陆更密集。

  除此之外,民众,在净土世界本就完全自-由,适度聚集也很寻常。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