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二章 告别(一)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生其实,也是为了祯好。”梁祯说这话时,双手都在颤抖,因为此刻,他握着的,正是荀彧的典籍,这典籍很薄,只有十余页,但却记载着,荀彧自从出生至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坐在梁祯身边的人,是梁昭。自从梁规战死之后,梁昭便是梁祯最有可能的继承人,而且在董白跟董昭的悉心栽培下,梁昭虽说刚刚到十五岁,但举手投足之间,也已隐隐有了,君主之风。

  “我朝以忠孝治天下,大人既食汉帝之禄,便是大汉之臣。若然行禅让之事,纵使如王莽那般,也只怕会引来后人效法。”都说,孩子的成长,是父母师长用心血,一点点地堆出来的。这不,自幼便受到董白、董昭严格要求的梁昭,一开口,就将他那个终日只知舞刀弄三弟梁武,远远地甩开了。

  梁祯长叹一声,而后轻轻点了点头:“孟子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祯若真如此行事,只怕后祸无穷。”

  “大人,不知您可曾想过,若是止步于太师之位,结果又当如何?”

  梁昭的反问,令梁祯心下一惊,而后又是一喜。因为他意识到,儿子此刻,是跟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

  “昭儿,你是怎么想的?”梁祯说着,在床榻上坐下,一手搭在梁昭坚实的肩胛上,另一手轻轻地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床席,“坐。”

  “董公之后,关中群雄各据一方,互相攻伐,天下大乱。是大人南征北战二十年,方才一统北方六州。”梁昭对《汉书》想必也是烂熟于心,因为他接下来的那段,令梁祯毛骨悚然的话,就是从这部书中提取出来的,“景帝之世,吴楚等七国叛乱。是周亚夫、是梁王,一奇一正,恶战三月,这才平定了叛乱。可这二人,却是晚景凄凉,周亚夫为景帝逼迫致死,梁王亦在景帝驾崩之前,含恨而死。”

  “论功劳,大人不比周亚夫,论亲缘,大人去梁王远矣。此二人尚且如此,何况大人乎?”

  自古无情,莫过帝王之家。为了帝位,不知多少人,面不改色地弑父逼兄。在权力面前,君王可是连至亲都可杀,更何况是,与他全无半点关系的大臣呢?其实说白了,在君王眼中,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人,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只不过是一块烂泥,一片枯叶,摆在门边,都嫌碍眼呢。

  “可祯当年,毕竟曾与荀公一并,指天作誓,此生永为汉臣。若是有悖,便是言而无信。”梁祯说这话的时候,眼角是真的红了。因为在此刻,他仿佛看见了,三十年前,那个颤巍巍地站在夫馀地的寒风之中,举着长戟,强迫自己直视夫馀骑兵的少年。

  那个时候的梁祯,虽然受尽上官的虐待,虽然是糊里糊涂地被雒阳的诸公“推”上战场的,虽然即便死了,也是死得毫无价值。但内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