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九章 面河而誓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绍仅仅犹豫了一个弹指,便采纳了田丰的意见,领着亲信弃军而去。此举看似无情至极,但其实,也是一代枭雄的必修课,因为没有哪个人能保证自己一世未尝一败,因此如何面对失败,尤其是惨败,就变得十分重要。

  在惨败来临时,有的人选择以死殉国,以求上不负君王,下不欠僚属。这种人,史官将其称为“国之栋梁”;有的人选择就此投降敌国,或是逃亡他乡,这种人,史官往往会将最恶的言辞诸如“叛徒”“懦夫”加诸于其身;还有的人,也是选择弃军而逃,但他们心中,却时刻怀抱着复仇的种子,并以此失败,不断地鞭策自己,直到报仇雪恨的那一日。这些人,往往便是名震青史的一代枭雄。

  其实,袁绍不仅是枭雄之姿,更是善于治兵之人,因为当他带着田丰及少数亲军弃军自走后,他的部署,依旧在负隅顽抗,哪怕中军的令旗,早就不再摆动。但各圆阵的军候、屯长,依旧有条不絮地指挥着自己的部曲,或单打独斗,或配合身边的圆阵,同进同退,有的甚至化圆阵为锥阵,对梁祯军实施反冲锋。

  梁祯撤下了甲骑具装,改让铁甲材官去磨这些个圆阵的血,因为他发现,甲骑具装在失去速度的优势后,冲击这些个互相分离,但数目极多的圆阵已是十分费力。而且,伤亡也开始激增。

  “早闻袁本初知兵,今日一见,方知其用兵竟是如此厉害。”贾诩站在楼车之上,摇摇看着虽然阵型不再紧密,但依旧在有序抵抗的袁绍军阵列,“若非我军早与张燕,公孙瓒结盟,只怕这河北四州,都要是他袁本初的了。”

  “以本初之才,若能一心效力汉庭,至少也是一代名将。”梁祯抱着双臂,长叹道,“可惜了啦。”

  梁祯对袁绍的态度,在这十多年中,已经发生了数次转折,起先是不屑,后来是因忌生恨,现在虽恨意犹存,但心中也多了几分尊敬,故而现在每当他称及袁绍时,都会尊敬地称他为“袁本初”。而不像公孙瓒,袁术等人那样,直呼其名,或是唤作“吾奴”。

  贾诩听罢,心中不由得一酸,是啊,以袁绍之才,若肯一心效力汉庭,不说武能定国,文能安邦是肯定的。袁绍是有才之人,董卓呢?公孙瓒呢?刘表呢?刘焉呢?袁术呢?吕布呢?甚至梁祯呢?

  无可否认的是,上述诸人,身上都至起码有着一点过人之处,若他们的心,都全是系着汉室的,那这天下,再怎么样,也不会乱成像几天这般。只惜,这些人,虽然人人都喊着“为了天汉”的口号,但心中所思,平日所行,又有哪样是真正为了汉庭呢?

  同样的想法,也在萦绕在有着“王佐之才”美名的荀彧心头,只是他跟贾诩不同,他是心系汉室的,因此他才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