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六十九章 武后称帝_大唐小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据说他做事颇为老道,深得上司信任,不过后来随着郑子文远调欧洲,狄仁杰也收到了波及,被调去了一个州县做县丞,慢慢的销声匿迹了。

  不过随着武媚大权在握,狄仁杰也再次被启用,而且直接就一跃成为朝堂的核心人物。

  事实上狄仁杰也没有让武媚失望,他成为尚书左仆射之后,对政务也非常用心,和许敬宗一起成为了武媚的左右手。

  如果是狄仁杰的才干是让群臣服气的话,那么另外四个人,则是让大家感到恐惧了。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周兴、索元礼、万国俊,以及来俊臣。

  在群臣眼中,这四个依靠高密发家的小人物,在得到了武媚的信任之后,立刻就化身成为了洪水猛兽。

  他们善于罗织罪名,构陷大臣,最擅长的就是把一个人罪名攀扯到几十个人的身上,然后将其置之死地。

  在短短几年里,死在他们手里的大臣就已经超过了两位数,这还不算那些受牵连的。

  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大臣们又愤恨又恐惧,还送了他们一个外号,叫做“长安四豺”,意思就是说他们像豺狼一样凶狠和无情。

  在很多人看来,武媚会任用这四个酷吏,是因为她受到了四人的蒙蔽,但是少部分明眼人却看的出来,武媚就是故意要用这四个人来铲除异己的。

  事实也的确就是这样,自用武媚对内启用了狄仁杰的这样能臣,对外使用了来俊臣等酷吏之后,她对大唐的掌控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五年之后,李治病逝,享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

  李治死后,武媚的长子李弘继位称帝,可能是历史的偏差,这位原历史中得了肺痨而死的太子并没有死,而且还活得很滋润。

  而李弘也知道自己母亲喜欢权势,所以几乎对武媚的要求言听计从,武媚对于这个儿子也越发满意了。

  不过当一个傀儡皇帝显然也不是李弘的愿望,所以在他登基的第三年,李弘就以自己对治学很有兴趣为由,将皇位禅让给了武媚,而自己则跑去恒州皇家学院做院长去了,算了步了他祖父李渊的后尘。

  李弘这一举动显然是得到了武媚的授意,所以这个圣旨一下,立刻就就像一滴水掉进了沸腾的油锅力,一下子就炸开了,而武媚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屠刀。

  在武媚血腥的镇压之后,局势再一次稳定了下来,而武媚也当众宣布自己改名为武则天,然后登基称帝。

  而她登基称帝的时间,比原历史中提前了整整六年。

  武媚称帝之后,改国号为“大周”,并宣布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然后宣布册封她爹武士彟为太zu无上孝明高皇帝。

  武媚所做的这些措施倒是没有让别人感到意外,但是她的下一个旨意就令人寻味了。

  因为武媚在册封了武士護之后,又册封了郑子文,而且这一封,就是直接封了个大的。

  镇西武威隆德皇帝!

  一个皇帝册封了另外一个人为皇帝,这事本来是透着一股子怪异,但是到了郑子文这,大家反倒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因为郑子文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欧洲皇帝了,他所欠缺的也就是一个名号罢了,现在武媚给了他这个名号,也算得上是成人之美。

  武媚的这一举措当然得到了郑子文的肯定,正所谓礼尚往来,四个月之后,郑子文就派来了几千人的使节团,向武媚递交了国书,表示愿意与武媚“共同进退”。

  有了郑子文开头,接下来,新罗和阿拉伯等国家跟着给武媚递交了国书,这下子,几乎所有人看武媚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难怪这女人底气这么足,原来是有人撑腰啊!

  背后有了人撑腰,武媚的底气自然就不一样了,迫于形势,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势力也沉寂了下来,趁着这个机会,武媚比较平稳的完成了权力的过渡。

  至此,武媚便成为华夏第一个正统的女皇帝,而她的名字亦将永载史册。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