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要发现_无敌战神刘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是将所有设备,全都装进特种车辆里。

  天线布置在山顶,不可能铺上上千米的缆线连到山脚。

  别的不说,只上千米缆线的重量和体积就无法满足快速布置和投入使用的设备特点。

  所以,中继站最少要开到半山腰。

  176高地一圈儿都是密林,能走车的地方只能是树木比较稀疏,而且坡度相对平缓的地方。

  林木稀疏,就意味着地表光照充足。地表光照充足,植被就越发的茂盛。

  保守估计都要八到十吨的特种车辆,驶过植被茂盛的破路,必然会留下非常明显的行驶痕迹。

  有这一点作为筛选,刘毅排除掉几个不符合条件的方位。

  快速迂回后,总算在176高度西南侧缓坡,发现了想要的东西。

  虽然被刻意进行过伪装和遮掩,但车轮碾压过地表的植被和松软的腐殖土,留下的痕迹实在是太深,也太明显了。

  刘毅的视线追寻着自山脚处开始,断断续续曲折向上的痕迹,最终定格在了距离山顶不足三百米的一处缓坡上。

  眯着眼盯着痕迹最终消失的位置,仔细的分辨了一阵,终于看出了数码伪装棚的大致轮廓。

  没错,整个中继站被数码伪装棚完全罩住,非常完美的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当中。

  远距离看去,如果不是特意留心的话,根本就分辨不出来。

  看了下周围几处标志性地理特征,用交叉法记住中继站的准确位置,刘毅悄无声息的返回了125高地。

  和夜龙几人汇合后,打开之前缴获的蓝方地图。

  分析了一阵后得出结论,单靠眼下这处位置明显偏西的中继站,根本无法支撑起整个战场的通讯。

  应该在偏东的地方,还有一处同样的设备。

  而且一旦红方发起第二阶段攻势,随着战线的推进,他们还需要在东北方向继续增设。

  也就是说,红方手里现在最少还有一辆处于待命状态的设备。

  如果能将这些设备打掉,尤其是在蓝方发动攻势的时候忽然打掉,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支撑此次卫星通讯线路连接数的限制,失去了直连通讯后,红方指挥部到师团一级的通讯频率必须降下来。

  而团一级到营连一级的无线通讯,只要距离稍远,就会基本中断。

  这对处于多线攻击立体指挥的红方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为了保障通讯,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启用中短波电台。

  双方的中短波电台是一样的,抗干扰频段和编码也是一样的。

  红方一旦使用电台通讯,就无法像第一阶段那样,对蓝方进行全频段干扰。

  不使用全频段干扰,就无法达到通讯压制的目的。

  如此一来,起码在通讯方面,红蓝双方将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目标达成,起到的作用不比干掉红方导弹部队要小。

  话虽如此,但刘毅几人此次渗透的主要任务,依然是确定红方导弹旅的位置。

  想要在保证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对红方通讯中继站的侦查,时间和人力上都不允许。

  这样一来,就必须要联系同样活动在西南半边战场的六组、七组和九组。

  三个组手中虽然有卫星电话,但情况未知的时候贸贸然拨过去,很可能会给他们造成不必要危险。

  所以,刘毅选择将情况汇报和想法汇报给郑海。

  由郑海在约定的联络时间,和另外三个组进行沟通和协同。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