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混乱的时局_三国如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离开了酒肆。

  ······

  徐盛原先是山东人,黄巾之乱时,和母亲逃难到了江东。因为孙坚下令收拢难民,分发土地给难民耕种,所以徐盛和母亲勉强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自己辛苦种的地被县里的贪官巧立名目给占了,徐盛那时年轻气盛,想也没想就去县衙要找人理论,结果路上正好遇到微服体察民情的孙坚。后来县里的贪官下了狱,徐盛也要回了自己的田地。

  原想孙坚将军的大恩再也报不了了,没想到孙将军的遗子在庐江招兵。

  徐盛正在收拾行装,听到身后轻微的脚步声,他转头看到一老妇人拿着几个馒头走了过来。徐盛心中不安,忍不住开口道:“母亲,我真要走了。”

  老妇人顿了顿,没有回答,找了一块干净的布把馒头包了起来,放到了徐盛面前,双手按住徐盛双肩,不住地打量了一会,才微笑着开口道:“我儿长大了。你做的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再说了,现在天下大乱,你不出去从军闯出一番事业,岂不是白学了一身武艺?孙坚将军是‘江东之虎’,虎父无犬子,我相信孙策将军也定然不差,你跟在他身边,娘也放心了。”

  徐盛和母亲聊了一会,让母亲把家里的地租给别人种,又吩咐妻子好好照顾母亲,才带着行装出了门,告别道:“母亲,你和宁儿好好在家,我跟着孙策大人早晚会打回江东的。”

  ······

  三个月后,庐江城。

  孙策回到了府中,卸下盔甲、佩剑,换了便服,穿过长长的走道,刚进书房,便看到2个人早早在房里等候。他微微一笑:“二弟、三弟,咱们是不是该进军江东了。”

  周瑜认真的点头说道:“看来,你在庐江确实也没闲着,这4千精壮确实训练得不错,不过可惜的是,只要没上真正的战场见过血,新兵永远是新兵。加上我带来的人马,还有归降的山贼,刚好编成了一支5千人的新军。”

  “经过三个月训练,这支新军也磨合的差不多了。我今早看过他们操练,可以作战了。不过新兵想要蜕变还需要打上几仗,作战的主力还是你的3千老兵和从袁术那换来的3千精锐。”

  孙策傲然道:“我的3千旧部可都是百战老卒,精锐中的精锐,不说以一当十,以一当五还是可以的。”

  季书沉思了一下,说道:“虽然袁术答应若刘表出兵,他会庇护庐江,不过怎么也得留下一千士卒守卫庐江城,以应对各种情况吧。那我们只有1万兵马可以用了。”

  孙策自信的笑了下:“足够了。说说咱们先打哪里吧,你们看先打柴桑怎么样?柴桑扼住江口,既可以就此向荆州进兵,也守住了江东的门户,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周瑜叹了一口气,摇摇头道:“柴桑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