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七章 太上皇纳税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业区的村子能够吃到房租红利,快速富裕起来相比,这个叫做小王庄的小村子却相形见绌。

  这样的村子对于拆迁谈判更容易一些,只要给予一定的好处大部分百姓都会赞同拆迁,尤其是官府承诺官府会为失去土地的百姓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保证百姓的生计。

  拆迁这样的村子,需要很长时间的谈判,住宅用地与耕地要分开,有多少耕地划为住宅用地,有多少土地是必须要用作耕地,保证农业供给。

  同时这些由官府买下来的耕地要怎么经营,要怎么保证村民的工作机会,这些都需要慢慢进行论证。

  朱瞻基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将精力全部耗在这种琐事上,因为朝廷已经收到太上皇返回大明的消息,迎接的官员已经在来的路上。

  大明如今京城与天津之间的交通非常地方便,火车差不多三个时辰就能到达,虽然比起八百里加急还差上些意思,不过日常的人员来往已经非常地密切。

  朱瞻基就在天津的巡抚衙门等候朝廷派遣的迎接队伍,不是他想要摆这个排场,而是这一次并不必须要做一次秀,不然百姓怎么会相信海外到处都是黄金呢。

  朝廷派来天津迎接太上皇的正使是内阁辅臣弋谦和于谦,唐三任致仕之后,周忱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首辅,论资排辈王骥便成了次辅,不过王骥远在大西北为大明开疆拓土,等到回来之后,封爵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

  同时又将况钟选入内阁,保证内阁一直都有五位阁臣共同理政。

  王骥不在弋谦就成了仅次于周忱的存在,朝廷便将这两位辅臣一同派出来迎接太上皇,本来皇帝是想亲自到天津迎接父皇,可是却被大臣以于礼不合为由拦了下来。

  两人都是太上皇的旧臣,见到太上皇后,自是感觉非常的亲近。尤其是于谦,历史上的这个时候正是他力挽狂澜挽大明之大厦将倾。

  这个时空却成了太平辅臣,与唐三任和周忱相比,既没有唐三任务实,也没有周忱勇于任事。看起来只是忠于操守的普通官员。

  这还真是时势造英雄,每个人的潜能是在被逼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才能激发出来。

  “臣弋谦(于谦)拜见太上皇陛下!”在巡抚衙门辕门外的广场上,两位内阁辅一齐向朱瞻基行礼。

  “两位不必多礼,税务部的官员来了吗?”

  “按照陛下的要求,税务部新任尚书亲自来了!”

  “那就有劳税务部的臣工,清点一下朕带回来的黄金,一共十五万两,在金山封箱贴上封条之后,再无人打开。”

  “臣新任税务部尚书刘承江拜见太上皇陛下!”

  朱瞻基看了一眼这个行礼的年轻官员,一眼便认了出来,抬手虚扶道:“朕见过你,你是当年在云南的那个建水州判。”

  “回陛下!正是微臣!”

  “好啊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