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质量万里行_国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很快就掉色了。

  杜小树舅舅家买了一台电冰箱,结果只用了8个月就坏了,一家人就红眼了,整天惦记着杜源家里那台冰箱。

  小桔妈想照顾弟弟,可是杜源死活不同意,还是杜小桔又给自己舅舅买了一台电冰箱这才算完。

  这个时候,整个中国经济处于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各种不规范现象比较严重,假冒伪劣产品几乎覆盖了人们衣食住行各个领域。

  正是在这样一种紧迫的形势下,去年4月28日,国家首次召开全国质量工作会议

  这是我国第一次就质量工作召开专门会议。

  “质量意识是存亡意识”

  “不讲质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口号振聋发聩,国家紧接着开始质量立法的研究,今年国家就出台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了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消费者可以依法维权,政府可以依法监管。

  可是,就在去年的2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国家技术监督局等13家新闻单位和有关部委局发起了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

  四路采访车、四路媒体人,从北京xxx广场声势浩大地出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矿山,调查接受消费者投诉,了解质量状况,曝光假冒伪劣,中央电视台还对出征仪式进行了现场直播,揭开了质量新闻集中报道的序幕。

  活动也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群众称赞:大快人心事,质量万里行。

  巩义市劣质电线问题、合肥家电厂生产不合格燃气热水器问题、“假郎”“野郎”酒案……中国质量万里行电视报道组,历时近两月,行程6000多公里,采访了众多企业、消费者,播出新闻60多条。

  可以说,中国质量万里行成为此时最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

  领导将质量万里行归纳成为三句话:

  “大快人心事,质量万里行”;

  “这是党和政府为人民办的一件好事、实事”;

  “希望万里行天天行”。

  就这样,有了强有力支持,使得原本作为一次性活动的“中国质量万里行”,从1993年开始变成了一个常年的打假行动。

  秦东明白,现在的经济和产品,不是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我们嵘啤坚决支持打假。”

  临睡觉之前,他抛出一句话来。

  灯光关掉了,房里只留下了了路灯的阴影。

  此时,质量问题的浮现,也是短缺时代投射在中国经济上的最后一抹阴影。

  ……

  “起来,吃早饭,今天上午赶到狮城。”

  秦东一把掀开杜小树的被子,说是今天上午赶到狮城,其实就是上午进入狮城的地界。

  津利县的早餐水煎包很有特色,水煎包一般以韭菜猪肉馅为主,装在一个盘子里,每个水煎包都是整整齐齐的,表面是金黄色,吃起来特别香。

  刚出锅的水煎包更加美味,“姐夫,趁热吃!”杜小树说着,已是夹起一个水煎包来。

  秦东心里一动,嗯,饭要趁热吃……

  稀里嘘溜——

  水煎包里的汤汁溅了杜小树一脸,可是水煎包吃在口里,唇齿留香,“姐夫,你说,这水煎包不是假的吧?”他就傻乎乎问道。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