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42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来一趟,顺便看望下兵部尚书王廷相。

  大学士级别人物出任钦差,体制自然非比寻常。

  一般督抚钦差是加副都御史、兵部侍郎,也有佥都御史的,偶然有宣大总督之类极其要害的时候会加兵部尚书。

  但大学士出门,那待遇就全方位升级,比如原本历史上,翟銮当钦差巡边,加的钦差官衔就是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超出所有督抚的规格。

  秦德威这次出门,待遇参照的就是上面这个标准,官衔加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差遣为浙闽总督兼浙江巡抚。

  当然上述那些兵部尚书侍郎之类的都是虚衔,象征地位,并非实职尚书。

  坐在兵部大堂,打发了其他官员去办手续,秦德威就和兵部尚书王廷相坐在大堂里一起等待。

  还没开口说话,王廷相却先剧烈咳嗽了几声,气息有些紊乱。

  秦德威关切的问道:“身体可是不打对付?要不要请太医?”

  王廷相摆了摆手,示意不妨事,然后才说话:“今日上午在文华殿,别人皆以为你可能会辗转腾挪。但老夫从一开始就肯定,你一定会亲自去东南!”

  朝廷这些大佬里,王廷相与秦德威打交道最久,从嘉靖九年算起,也已经长达十一年了,而且打交道的程度也很深。

  “不知别人怎么想的,但老夫最明白,你与老夫一样都是追求事功的人,做出亲自前往的抉择并不足为奇。”

  秦德威知道,对己方势力的骨干人物必须做好解释工作,便回应说:“并非只是因为喜欢实务,而是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东南海上情况复杂,影响深远,甚至可能关系到国运。况且利益纠葛混乱,一般人处理不好这些事,只有我亲自去了才放心。

  而且东南还有土地和财赋问题,我要去亲眼看看,不知能否找到长治久安之法。”

  “关系到国运?”王廷相诧异的说。

  不就是一群规模大点的倭寇作乱,最多还有点沿海走私情况,与国运有多大关联?

  秦德威毫不犹豫的说:“对,绝非身居中枢就能轻轻松松解决问题的,必须要亲历亲为才能知道到底行不行。”

  于是王廷相更诧异了,秦德威的这种没把握样子,好像比刚才说“事关国运”还令人吃惊。

  “连你都不知道到底行不行?你也有不行的时候?”王廷相反问说。

  秦德威没好气的答道:“我又不是生而全知的圣贤!”

  王廷相叹道:“虽说你也主张实务为先,你却与老夫不一样。

  你好像从来不会迷茫,从不会自我怀疑,永远知道目标是什么,永远知道应该去做什么。

  你如今也不过二十几岁,以后的时间还长着,老夫真的很想看到,你最终到底会做出多大的事业,开创出怎样的局面。”

  一开始秦德威还没什么触动,但越听越觉得有点不对,连忙笑道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