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靠谱的正德_走私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就听闻总督大人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实在让老朽感到汗颜啊!”坐在周重对面的白胡子老头一脸笑容可掬的对他夸赞道,虽然这个老头话说的很客气,但却是一副提携后辈的语气,让人感觉十分不爽。

  “焦阁老太客气了,小子不过是运气好,恰巧得到番薯和玉米等物献给朝鲜,这才得到陛下的重视,否则以小子的才能,哪里能做到如此的高位,更不敢与焦阁老相提并论!”周重表面上十分谦虚的道。

  不论周重再怎么不爽,他却也不敢对眼前这个老头太过失礼,因为这个老头的身份可不简单,他正是之前刘谨当朝时的内阁首辅,焦芳,焦孟阳。另外在焦芳的旁边,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看样子比焦芳小几岁,精神也有些萎靡,之前焦芳并没有介绍,周重到现在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说起眼前这个焦芳,他在大明的朝廷上可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他少年得志,从年轻时就一路官运亨通。当年在宪宗时期,大学士万安是内阁首辅,万安与焦芳不和,其中有一次朝廷提拔大臣为讲学士,结果万安曾经在别人面前说“不学如芳,亦学士乎”意思是说,像焦芳这样不学无术之人,也想当学士吗?后来此话传到焦芳处。焦芳勃然大怒说:这一定是彭华在背后算计我,我如果当不上学士,就在长安道上把彭华给刺杀了。彭华听后非常害怕,连忙将此信传给大学士万安,万安最终不得不进焦芳为讲学士。

  从上面这件事就可看出来,焦芳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性格却十分刚烈,甚至还有点小心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焦芳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人。不过在官场上混的人,好人根本不可能活的下去,因此焦芳这种奇特的作风倒也不算什么。

  正德初年的时候,焦芳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并兼任吏部尚书,成为内阁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后来刘谨当权,结果焦芳借助刘谨的权势,一举把谢迁、**两人挤走,同时也把李东阳在内阁中的影响压缩到最小,自己以内阁首辅的身份独揽朝政大权,刘谨提出的那些改革,大部分都是经他之手实施下去的。

  本来按照焦芳与刘谨的关系,当初刘谨倒台时。他无论如何也是难逃一死,但是十分神奇的是,就在刘谨出事前的一个月,焦芳忽然与刘谨发生了争执,而且刘谨也数次当着别人的面训斥焦芳。结果这让焦芳又惊又怒,最后干脆就告老还乡,甚至连他身为侍中的儿子焦黄中也陪着父亲一起辞官回乡,也正是因为如此,所后来刘谨倒台后,其它依附刘谨的人全都倒了大霉,唯独焦芳父子却是安然无恙。

  周重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官场初哥。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他已经知道官场上的事情不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