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丝路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丝路

  长者邀,不可辞也。

  郑璞步履缓缓,随在向朗身后,步往其署屋。

  待至,甫一进,不由惊诧。

  先前有所耳闻,向朗乃是蜀地藏书最巨之人,今日方知果不虚传矣。

  只见署屋内两侧庋具高高,堆砌满了书籍;连案几两侧以及坐卧榻之角,都见缝插针堆放着不少竹简。本就不大的空间,亦变得尤其逼仄,竟让郑璞觉得自身落脚都局促。

  屋内早有一人在。

  年齿约莫弱冠,身长七尺有余,胡须淡淡,相貌端庄。

  着士子常服,书卷气异常浓厚,应是向朗的家中之人,而非僚佐。

  见向朗与郑璞步入,本坐在榻前读书的他,便起身行了一礼,移步侧墙站去。

  “子瑾,此乃我亡兄幼子,名充,字文高。因其长兄宠、次兄平皆已授事,且年齿未及冠,我便留在身侧使唤。”

  身为主人的向朗,含笑为郑璞引见。

  话罢,亦不忘冲着向充招了招手,“文高,速来见礼。此乃相府参军、领讨虏将军郑子瑾。”

  “充,拜见郑参军。”

  向充依言再度见礼。

  声音温和,行举从容,颇为温文尔雅。

  亦让郑璞心生好感。

  含笑回了一礼,便侧首目视向朗,赞道,“昔日先帝曾赞向中领军曰“能”,丞相亦赞为性行淑均。今得见文高行止,风姿特秀。故可谓之,宜城向家不乏俊才也!”

  嗯,向宠如今官职为中领军,宿卫宫禁。

  “哈哈哈~~~~~”

  闻言,向朗不由畅怀大笑,连连摆手谦言,“子瑾过誉矣!过誉矣!”笑罢,便伸手虚引郑璞入座,“子瑾,请。”

  “长史,请。”

  而那向充已然颇为识趣的步出,掩门而去。

  待入座,二人寒暄了数句客套,向朗便敛笑作肃容,轻声道,“子瑾之书至冀县时,丞相便召我私下与议。书中诸多谋策,皆对我大汉裨益。唯有‘摊丁入亩’,丞相踌躇良久。非是觉得子瑾思虑不周,乃是恐对子瑾他日不利耳。”

  于我日后不利?

  呵,应是此策一旦在汉中及武都实施,让益州豪族们惊觉,以为日后会推行至巴蜀之故吧?

  心中略略作思,郑璞拱手作礼,谦逊言之,“不知丞相忧我何?还请长史不吝明我。”

  “乃朝廷勋贵之故。”

  却是不想,向朗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先帝仁厚,昔日夺回汉中郡时,以汉中人口荒芜,便将不少田亩赐给了有功之士。”

  郑璞听罢,心中才了然。

  昔日先帝刘备定蜀后,本想将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后被赵云谏言而止,仅是赏赐了功高者。后攻下汉中郡,便将郡内田亩大肆封赏,以劳功臣。

  其中,荆襄系的僚佐,多有田亩桑园在汉中。

  因攻下成都时,元从系及东州士大多已经赏赐过。

  今若是将“摊丁入亩”在汉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