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8【京派海派】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过面了。”胡适笑道。

  周赫煊握手说:“朱先生,幸会!”

  林徽因刚想介绍周赫煊,朱光潜已经笑道:“周先生就不用介绍了,我这几年在欧洲,经常看到报纸上有他的照片。周先生你好,非常荣幸能见到你。”

  “哪里哪里。”周赫煊说。

  等朱光潜入座以后,胡适继续刚才的谈话内容:“要说最近特别有意思的话题,该当是京派、海派文学之争。”

  周赫煊笑道:“适之兄属于京派还是海派?”

  胡适耍小聪明说:“我以前住在上海,所以是海派。现在我到了北平,自然当属京派。”

  “哈哈,”梁思成大笑,“此言有理,我们都住在北平,都是京派。”

  周赫煊耸耸肩:“那像我这种不住在上海,又不住在北平的人,只能两不着边了。”

  “哈哈哈哈!”

  此言一出,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京派、海派文学之争,实在是有些扯淡,反正周赫煊是懒得卷进去。

  起因是沈从文在《大众》副刊发表文章,对海派作家“玩票白相”的创作态度进行批评,认为海派作家都钻到了钱眼里了。这相当于对着整个上海文坛开地图炮,包括鲁迅、茅盾、张恨水、周瘦鹃、郁达夫、张资平全被他骂个干净。

  首先跳出来反击的是苏汶,此人在文学创作上成绩平平,但却能在民国文坛留下大名,原因是他被鲁迅、瞿秋白、沈从文等人都骂过,能做到这点还真是不容易。

  沈从文本来批评的是那些滥写文章的人,苏汶却强行绑定整个上海文坛,而且还说上海物价高,作者讨生活不易,只能疯狂码字出书,连修改的时间都没有。苏汶把自己和上海作家摆在弱势的一方,认为沈从文饱汉不知饿汉饥,认为京派作家倚强凌弱,欺负可怜的海派作家。

  沈从文连忙又写文章,说“海派作家”跟地域无关,只是代表一种恶劣的创作态度,居住在北平的也有许多海派作家。

  然而根本解释不清,因为“海派”、“京派”的说法,就已经体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

  如今京派、海派已经大战起来,牵扯进数十位作家大混战,而加入战斗的作家数量每天都在增长,成为这几个月中国文坛最为轰动的事件。

  还是鲁迅先生最牛逼,双方正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鲁迅突然写出一篇《京派与海派》,似乎在高呼:“你们这群渣渣,通通都给我闭嘴,听我说!”

  鲁迅在文章里怎么说的?

  内容如下:“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于掩饰,于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