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5章诸多顾虑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是说是静云公心狠,而是实在能力有限,实在是过问不了如此之多的事情,要知道这么多人都要管,根本也都管不过来,而且他为了搞皇帝的葬礼,也都是不断的操办,这所有的东西,都是要花钱的,刘远桥给的十万两银子,都花得差不多了。

  这才把一场葬礼,搞得有点体面的模样,如果不是刘布也都拿来了五千两银子,有些官员也都送来了一些碎银和贡品,他根本就入不敷出,手上的钱,支付不了这葬礼的开支。

  虽然静云公他也有一些积蓄,主要是田产,这是刘远桥赏的,但是都在家里面,可是变不了现,拿不来这里用。

  现在为皇帝操办葬礼,钱真心的就不够了,就连皇帝的这一场葬礼都搞得非常的低级,很不体面,所以只能对这一切,充耳不闻,视如不见了,而且还得把田贵妃的陵墓都给占了,否则都找不到一次好的墓穴,让皇帝入土为安。

  静云公为官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以为也都会有很多门生故吏会来帮帮忙的,但是却没有。

  而且也都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意气相投,指点江山,评论时政,但现在,这些人也都没有来呼应,他也想不到,大明在灭亡的时候,会如此的凄凉,不免令他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想当年,大明辉煌的时候,杨慎振臂高呼:“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舍身取义,就在今天。”

  一文弱书生,振臂大呼,大臣们就敢望风景从,纷纷的呼应,对抗皇帝的强权,压得皇帝都得向祖宗家法低头,但是今天,这些臣子,真心的不同了,国家和朝廷对他们更好,给予了更多的优惠,但是养出来的,却都成了白眼狼,在国家有难的时候,纷纷的撇清,就连皇帝死了,都不念及几分香火之情。

  倒是有不少的老百姓,听闻了崇祯皇帝驾崩了以后,不顾华夏军的淫威,还是纷纷的带着祭品前来祭拜。

  送这一位皇帝,最后一程。这让静云公有些欣慰,那就是毕竟还有这些百姓在这里,愿为朝廷干这些事情,如果在他在这里搞了这么一个水陆道场,搞出了这么体面的一个葬礼,却无人前来祭拜,那就是真心的丢脸了。

  大明皇族到了此时,也都是凋零不已,静云公在朝廷中当过官员,他知道大明经历了两百七十多年的发展,也都因为历朝历代都进行分封的制度,两百多年间,可是封了七十多名亲王,这些王族也都开枝散叶,现在在世上的皇族人数,多达百万之众。

  每年户部,就必须为此支付出大量的钱粮,作为宗室皇族的俸禄,地方的经济压力,也都非常的大,非常的要命,但是到了此时,能为皇帝捧灵位送终的,都没有几个。

  静云公也都可以想象一点,大明都灭亡了,依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