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85章渐入困境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承畴和杨嗣昌这种想法没有错,在跟敌人进行全面大战的时候,后方重镇没有拿下,他们派兵回来拔下了这一根钉子,无后顾之忧以后再跟敌人进行决战,保证后路的畅通,这是没有问题,明智之举。

  但是他们两位大帅的建议,却是被朝廷所否决。

  朝廷否决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华夏贼各路大军,已经先后的进入了山东,很快就会进入济南,如果让他们进入济南以后,朝廷的大军想攻下济南,这就很难了。

  最好的策略,就是在敌人大军没有进入济南之前,一举拿下此地,那时候他们就可以以逸待劳,抵抗敌人的大军了。

  传统意义上来说,后方的城市,必须拿下,这是对的,就是为了保证退路,也是为了保证粮道的畅通,这几乎是兵家金科玉律。

  但是朝廷的大军没有这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朝廷也都没有足够的粮草辎重,他们粮响自筹,这就不存在粮道被断的说法。

  其二:就是用朝廷的话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退路可言,有进无退,只有攻下了济南,灭了刘贼,这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其三:至于说怕被他们围困日夜攻,吓得魂都附体,朝不保夕的守城军,还能反击不成?还能断他们后路不成?

  所以朝廷拒绝了两位大帅的建议,命令他们挖更多的壕沟,设立更多的栏栅,把这两座城重重围困起来,只要确保敌人无法突围,无法出去以后,其他的兵力,全部用于济南方向的攻击。

  朝廷的回复,可是令洪承畴和杨旭嗣昌大吃一惊,后方的路还没有理顺,居然就敢出动几十万大军,深入敌阵,去攻打济南,策略上是对的,实际操作起来很危险,很容易就断了后路。

  洪承畴和杨嗣昌用兵,一向用稳,像这么冒险之策,他们可是不干,所以马上就拒绝了朝廷的旨意,继续的执行既定的政策。

  此时的山东大地,已经是战云密布,在南边的所有城市,已经进行了动员和备战,东昌府则是处处大战,东昌府已经分为了两大战场,一部分就是洪承畴部,他们集中围攻临清,而另外一部,则是为以杨嗣昌部为首,围攻德州,可以说处处地方都在打仗,这样子也都令华夏军的兵力,十分的不足。

  看华夏军的意思,他们已经放弃了对河间府、临清、德州等地的救援,他们的生死命运,就看自己的本事了,他们将会集中兵力在济南,与敌人决一死战。

  因为刘忠勇的大军,在抵达了以后,再也没有向前一步,而是在济南进行备战。

  半个多月以后,刘远桥的大军,也将会抵达这里,加强济南的防卫。

  可以这般说,双方都在抢时间。

  洪承畴就十分愤怒,在出战之前,皇帝和朝廷可是信誓旦旦的向他们保证,保证不会干预他们的作战,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