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8章联手守城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定国作为张献忠旧部,在张献忠死了以后,就投了华夏军。

  曾经有一段时间,跟在刘布的身边学习。

  刘布就有一个侍从处,是专门负责保卫他的,他这侍从处由一大批文武双全的年轻人组成。

  能加入侍从处的,要么是才学出众,要么就是武艺高强,李定国是两种都略懂一些的人。

  华夏军士兵之中,大多数人都是不认得字的,就算认得,也是勉强认得字,如果组成一起,就不知道是啥意思的那一种,李定国是极其少算是才学出众的人,他的武艺和马术也都相当的厉害,在侍从处混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就被打发了出来,去外面历练。

  值得一提的就是,陈文若、孙可望等人,都侍从处呆过,认识刘布,也跟他说过话,接受过他的教导。

  他们倒是想学着大明通俗的惯例,就是拜刘布为义父,双方的联盟就牢不可破了。

  在许多边关大将中,都是很通俗的作风,他们选拔一批年轻有为的将领,收在身边,加以磨练和使用,如果发现可造之才,就收为义子家丁,为自己出力,收为义子以后,就不可能被朝廷和敌对势力所拉拢了,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主家出事,义子也得跟着倒霉。

  不要以为当人的义子是很丢脸的事情,所有的军官都争先恐后的争着当,因为是这时候的风气。

  刘布却不好这口,我儿子还没有,更坑的是他的儿子,比他年纪还大?

  这些侍从处的军官,也都没有放弃,不愿意收义子,收做孙子都行,想当年大太监魏忠贤得势的时候,权倾天下的时候,无数的人争先恐后的当他的孙子。

  只有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当他的义子,稍差一点的,只能够争当他的孙子,人称四十孙。

  打个例子,就连当年名闻山东,一手制造了吴桥兵变的山东三矿徒,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等,其实都是东江总兵毛文龙的孙子,还特意的改姓毛,排在了毛文龙孙子那一辈去。

  只是毛文龙这一个后台倒了以后,他们才不好意思继续挂着这招牌,然后就做改回原名。

  刘布他并不喜欢如此,七尺男儿,头顶青天,脚踏实地,膝下有金,敬天法地,上承祖先,下传子孙,这改姓侍主,实委是折辱人。

  但这些人也都不能理解他的意思或苦心,刘布做出了折衷,他知道这时候这些人就喜欢用宗族或者亲情的关系来维系这一切。

  刘布勉强允许这些军官,可以叫他老师。

  双方勉强算是师生的关系。

  这是效法蒋校长。

  这就令侍从处的官兵们顿时精神大振,他们虽然只是门生,但是却称得上是天子门生,处处都高人一等。

  虽然天子门生,处处高人一等,但是外放的时候,刘布并没有故意的提拔他们,他认为这是拔苗助长,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