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冬心端砚_陶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姚启明眼中有些许笑意。

  “首先,金农的画基本是五十岁以后所作,此时金农才四十岁不到,时间不太对的上。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作为证据,因为文人之间像应酬唱和,吟诗作画很正常。更重要的还是风格。我觉得这幅墨梅图的风格更加接近于他的好友汪士慎的风格。汪士慎笔下的梅花清妙而风雅,但是金农的梅花一般显得比较苍凉遒劲。所以我更倾向于这方端砚是汪士慎画、金农书的合作。这一点与那年春天汪士慎送金农去泽州也对的上。在送别时期,书画相和,也是雅事。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汪士慎的名字没有写上去。”

  “精彩,精彩”沈宸只听得后面有人鼓起掌来。再一听,却是姜老的声音。

  “姜老,您来了。”沈宸对姜老问好到。

  “来的是时候啊,正好听到这么一段资料详实,又颇有逻辑的宏论。”

  “姜老您说笑了,我这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

  “欸,什么班门弄斧,年轻人就要有股子什么都不怕的劲头。做古玩、玩古玩是要心细如发,也要揣摩人性人心,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心性给消磨了。我快七十岁的人了,还向往着‘相逢意气为君饮”。年轻人太谦虚不好,之前里讲话的时候就很有风度嘛。”

  姜老看向那方端砚,眼中有回忆之色:“你说的不错,这端砚是汪士慎画、金农书的一方砚台。而且保存的非常巧妙,采用‘石中藏玉’的手段。我当时买到的时候,外面只是一方普通的砚台。但是那砚台非常粗大,我就觉得很奇怪。后来我研究了一宿,终于把这方砚台取了出来。”说完他又自嘲似的笑笑:“现在可熬不了夜咯。”

  “老爷子您现在可是国宝级的人物,可要注意身体。”姚启明笑道。

  “什么国宝不国宝的,我又不想当熊猫。”姜老也笑了。“但是当时我其实取出来的不是这一方。”

  “不是这一方?”岳志强有些惊诧,他其实是姜老一个老友的孙子,在他记忆中,姜老很久没有这样长时间地说过话了。

  “对,不是这一方。其实内容也是一幅墨梅图,加上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但是落款却是汪士慎。我当时也觉得很奇怪,因为虽然字是汪士慎的风格,但是画却像是金农的画。后来有一天,我去一个朋友家参观的时候,竟然发现了沈宸手中的这款端砚。此时我心中的疑惑才算解开,原来这两方端砚都是金农、汪士慎二人临别时之合作。书金农款的,金农书汪士慎作画。书汪士慎款的,汪士慎书而金农作画。我将事情来由与朋友一说,竟然也解开了他很久以来的疑惑。”

  姜老顿了顿,似乎还在怀念之中:“我与那个朋友一说,他便非常开心,连说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好几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