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4章 精神_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精神

  【久经官场摧残的辛弃疾,转眼间就40多岁了。

  丢了工作的他回到了江西的家中泾阳,但是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身为全能选手的自己,竟然开启了词人技能栏。

  不仅会写词,而且写的还很可以——

  于是,在江西园林生活的18年间,辛弃疾将能用的技能点全部点到了文学上面。

  早年在官场受到的排挤,以及北伐始终不得志的抑郁,被他宣泄在了纸墨上……

  比如“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年少啥也不愁,为了写点东西还非要强行说愁。如今懂了愁,却不知说什么了,只能说天气真是凉快……

  各种感叹背后,是辛弃疾想为国效力,却效力无门的无奈。

  毕竟虽说这段时期他终日游山玩水,以笔会友,以墨为伍,但北伐大志仍旧在心中挥之不去,此起彼伏。

  甚至做梦都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

  可回归现实,却只能终日在这深山老林,故有满腔抱负,却也没有赏识他的伯乐。

  尽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生活平静而美好,可这一切却并非他想要。

  因为辛弃疾心中誓要收复大宋河山的壮志,从未泯灭。

  辛弃疾会拉上跟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在自家小屋没日没夜的商讨北伐大计。

  可辛弃疾并不知道,这可能是上天留给他的最后一丝念想了。

  因为心系国家的老友们,纷纷走在了他前面。

  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相继倒塌,再看看自己的头上,也早已是满头的白发,不堪重负的辛弃疾哭成了泪人。

  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和戎马壮志,在此刻,也只在心底最深处留存。】

  (词中之龙,一词出百词穷)

  (把自己写成了南宋词宗)

  (文官里最能打的,武将里最有文化的)

  (写的太好了,愁啊)

  (可怜白发生)

  (他已经赢得身后名了)

  【就在辛弃疾自己都几乎快要忘记北伐之事时,朝廷终于传来了,让他心心念念已久的北伐消息。

  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冑启用主战派人士,得知消息的辛弃疾,内心如滔滔江水,热血再度翻涌而起。

  虽然此时的他已经60有余,但若民族需要,他仍可上阵杀敌。

  于是64岁的辛弃疾,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1204年,辛弃疾觐见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

  可命运又一次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朝廷的北伐只是个噱头,让他任职也只是个摆设。

  不过是想用辛弃疾的威名吓退来势汹汹的金兵。安排给他的浙东安抚使,看似重要,却也只是虚职。

  于是辛弃疾只能看着主帅行军鲁莽,我军节节败……

  被命运捉弄了一辈子的辛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