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8【徐存的奇妙漂流】_大宋泼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先前那般虚弱,一半是因为拉肚子,另一半纯粹是低血糖犯了。

  那补官说道:“逸平先生,马车已准备妥当,稍作歇息,便可出发了。”

  “多谢!”

  徐存拱了拱手。

  “职责所在,逸平先生不需客气。”

  补官赶忙摆了摆手,而后一脸崇拜道:“俺看过先生所著的《六经讲义》,当真是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啊。”

  徐存见此人言行举止,透着一股书卷气息,与寻常胥吏截然不同,此刻又听对方说看过自己的书,忍不住问道:“是读书人?”

  补官面色羞愧道:“俺资质愚钝,至今还只是个秀才。”

  徐存安慰道:“莫要妄自菲薄,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者不在少数,想那苏老泉,二十七始奋发,终成一代大儒。”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补官躬身一礼。

  这时,一旁的刘勉之问道:“你如今是胥吏?”

  补官听出了他话中的惋惜之意,解释道:“好教先生知晓,县长治下,已没了胥吏,如今改唤补官。补官者,人人皆可为官,或参加锁厅试,或凭政绩升迁。”

  “在山东,不管是否是读书人,想要为官,需得从补官做起。县长说,补官乃朝廷之基石,唯有懂得百姓疾苦,为官后方才能真正为民请命。”

  闻言,刘勉之语气感慨道:“好一个韩桢,好一个与胥吏共天下!”

  补官好奇道:“未曾请教这位先生大名?”

  刘勉之自报家门:“吾姓刘名勉之,字致中。”

  “原来是白水先生当面,失敬失敬。”

  补官神色肃然,躬身作揖。

  作为杨时得意门生,他的名头比之徐存更大,他与胡宪、刘子等人创立了“刘胡学派”,其所著《草堂文集》,更是被无数福建洛学士子奉为理学圭臬。

  就在这时,吃完米粥的流民队伍,再次出发。

  见状,刘勉之赶忙起身,与徐存一起来到张三面前。

  刘勉之躬身长揖,正色道:“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不知好汉被分配到了何地,往后吾定当登门道谢!”

  “登门道谢就不必了。”

  张三摆摆手,朗声道:“只希望两位相公往后当了官儿,能看在俺背你一程的份儿上,对百姓好一些。”

  “受教了!”

  刘勉之与徐存肃然起敬,齐齐躬身行礼。

  “俺走了。”

  张三摆摆手,领着流民队伍出发。

  有了一碗米粥打底,这些流民对于新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目送流民队伍离去,徐存感慨道:“草莽之中亦有真英雄。”

  刘勉之点头赞同:“只此一句,吾此行便不虚矣。”

  又歇息了一阵,两人随补官上了牛车,沿官道朝泗阳镇而去。

  到达泗阳后,补官帮忙请了大夫,安排了住处,又借了几贯钱给两人。

  在泗阳修养了三日后,徐存与刘勉之再度启程,赶往宿迁。

  临走时,两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