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 解决办法_大秦:开局咸阳狱,狱友竟是扶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不显山不露水,这样的人用起来才放心。

  想到此,他用手敲了敲桌面,淡淡开口道:“既是如此,那我便说与你们听听。”

  “只有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

  “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他们之所以观望,不过是因为现在大秦与旧国局势不明朗,他们不会轻易做选择。”

  “等到大秦逐渐稳定,他们自然是作出正确的选择。”

  王绾点点头,这个道理他也知道,只是心中难免有些介怀。

  同时,他也有些担忧,“那依先生之言,这些人会不会转头倒向六国余孽?

  刚才冉方可说了,这些人中不乏有人对大秦起反叛之心。

  若是他们成为抗秦之力,对大秦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冉方摇摇头,沉声道:“放心,那引火烧身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做的,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也不会倒向任何一方。”

  坐在一旁的扶苏微微颔首,这样他就放心了。

  趋利避害,明哲保身的道理他懂,只要大秦的安定,这些人暂时的逃避责任,他也能接受。

  “若是如此,能给大秦片刻喘息,我相信当今陛下,定会让他们心甘情愿臣服的。”

  王绾没有扶苏那么好的心态,在朝为官多年,他最是了解这大秦的现状。

  要想让那些官员心向大秦,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先生所言有理,可大秦山川河渠以邻为壑,各旧国诸侯贵族更无亡国之念,此争议存在许久,岂是能如此就解决的?”

  这话不由得让冉方多看了他几眼,能一针见血指出大秦制度的问题,还能只是一个小官?

  看来,此人确实心有沟壑。

  他转过头,正好看到扶苏在看王绾时,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

  看来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这两人肯定是认识的。

  这些事他并不关心,只看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不由得称赞了一句:“先生看事情倒是透彻。”

  “不过,若想解决大秦的难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先破后立。”

  王绾看着冉方,感觉他说这八个字的时候,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自信的光芒,让人移不开眼。

  不得不说,这几个字给了他方向,“该如何破?”

  “若是效仿前人,可否?”

  王绾所说的前人,就指的是商鞅变法,那是秦朝变强的开始。

  这个冉方也知道,他微微摇头,轻声道:“法家之法,适用于秦灭六国,但不适用于当今的大秦。”

  “尤其是儒家讲究‘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更是深得天下人的认同。”

  “而今,大秦想要独尊法家,谈何容易?”

  “是以,如今对大秦来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变。”

  扶苏和王绾同时出声:“变?!”

  “要如何变?”

  冉方对他们的吃惊并没有放在心上,轻轻扫了一眼两人,开口说道:“要天下、变国治、变政法、变民生,从这四方面出发,就能彻底地改变天下对大秦的看法。”

  王绾充满热切的眼神看着冉方,他躬身朝冉方行礼,语气比刚才又恭敬不少。

  “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变呢?”

  “其实大秦已经在变了,”冉方笑着说道,“从战国七雄到大秦一统,从周朝的分封到大秦的郡县,这都是大秦对天下的变法。”

  “陛下车同轨书同文,上下集权统一政令,这便是变国治、变政法。”

  “可这天下百姓,衣不裹体食不果腹者众多,若是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那其他都是妄言。”

  百姓的生活,这些生活在上层的人是看不到的,也理解不了。

  但是王绾不一样,他和郑国关系甚好,经常与他一起深入百姓生活,知晓冉方说的是对的。

  正因此,他才明白冉方所言的内涵。

  可即便如此,以他一人之力,有如何能改变这天下的现状呢?

  “先生目达耳通,在狱中竟也能探知天下事,真是令人佩服。”

  “可百姓之事,乃天下之事,该如何解决呢?”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