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69 扩张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图上划了一条折线----边境线以爪哇岛的北海岸为起点,大概沿着东经度线笔直向南直到阿朱纳山主峰,然后边境线折向西南,抵达卡维山主峰,再折向正南直到爪哇岛南海岸。

  苏腊武国王欣然接受了这个划线,因为这些割让出去的土地本来就不怎么受班图王国直接控制,其中的大部分还属于间接统治区,部落人口虽然有不少,但王国历来都不能直接统治,最为关键的一条是,这些地区是“七月叛乱贵族”的根据地,苏腊武国王认为,将这些产生麻烦的地区丢给别人对班图王国是有利的,何况,泗水自由邦还给了一笔价值十万两白银的澳洲火器(五百只五七式步枪、五万发子弹)作为“土地赎买的费用”。

  于是,这个小小的华人自由邦,她的国土立刻就从一座方圆不到一公里的港口小城,一跃变成了拥有约两万平方公里土地,两个行政州,辖区内的土著人口大约有三万的一个像模像样的国家。

  然而,泗水自由邦的扩张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一年后,一支由一千五百人组成的“武装勘察队”在泗水港对岸的马都拉岛登陆,经过三个月的“武装勘测”,泗水自由邦与当地部落联盟的首领在马都拉岛东部的苏民那村签订了《苏民那和约》,该条约规定:“……马都拉州……自愿加入泗水自由邦……在遵守自由邦宪法的基础上,按照地方自治的原则进行行政管理……并在自由邦议会的四十五个议席中永久保留六个议员议席……”。

  又过了两年多,在一六六三年十一月,泗水自由邦的另外一支八百人的“武装勘测队”,在与本土仅隔着一道不足三公里海峡的巴厘岛登陆,勘测队与前来阻止的当地印度教士兵交战后一个月,双方在登巴萨村又签订了一纸合约,该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就是《苏民那和约》的复制版,于是巴厘岛上的印度教土著们,在获得泗水自由邦议会五十一个议会议席中的三个后,成为泗水自由邦的第四个州……(以上摘自《艾奥尼亚的黎明----爪哇战争及其后果》,南澳洲大众出版社,一六九三年出版,作者林家祥)。

  一六六一年一月,朱北国完成了与班图王国和泗水自由邦的一系列外交谈判后,就回到他的蓝色闪电号上,当天晚上就拔锚启航离开了班图港,继续完成他的航线开拓之旅。

  与此同时,有五条略显破旧的中国式海船——俗称“绿眉毛”的双桅硬帆中型木船,此时也跟在蓝色闪电号身后,六艘船组成了一支船队向北驶去,这五艘木船挂着青色的龙旗,那是泗水自由邦的临时国旗,这支船队的任务只有一个:回到北方大陆的沿海地区,从事一项特殊任务----把等在那里的汉人们带上船队,然后驶往万山岛。

  这是泗水自由邦与澳洲联邦之间的一个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合作项目的开端……

  一个月前的乌冬河战役之后后,徐志就把丹阳号就移交给了田家力米安飞孟向阳他们哥仨,根据澳航董事长兼总裁顾晋的安排,今后冰霜女神号将专跑中兴岛----泗水----北大年航线,丹阳号则专跑中兴岛----新安港----泗水航线。

  现在,蓝色闪电号也很快会移交给谢沐阳他们,只不过朱北国需要继续执行被爪哇战事中断的《北进计划》,顺带进行进一步试航测试和锻炼航海班子,就在现在的蓝色闪电号上,已经有从妮可号上调来的丁家明、郑华、董亮、韩少峰、徐显辉等人,他们分别担任船上的二副、副水手长、副轮机长和副机炮长(水兵队队长)。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