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 武侯追着刘禅喂饭吃啊!_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在对方的眼神鼓励下,这才大声的对着众大臣说道:

  “尔等皆是股胘之臣,不必如此谦虚,望尔等好生尽心尽力做事,陛下与吾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其他人也是如此,功必赏,过必究,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好生勉励才是。”

  刘备也站出来站台说道:

  “没错,丞相说的对,他的话就是我的意思。”

  “诺,臣等谨听陛下和丞相的教诲。”

  季汉大臣们齐齐拱手而拜,不少人都是一脸激动,仿佛打了鸡血一般。

  至于被提到的几人,更是喜形于色,喜不胜收,压抑着心中的欢喜看着天上的天幕。

  随后天幕之上,旁白声继续传来: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旁白的声音出来之时,则又是出现了刘备和诸葛亮讨论的画面,

  两道伟岸的身影被无限的拉长,引发人们的深思和熟虑。

  一斟一酌,一字一句,仿佛都在画面上呈现。

  秦始皇嬴政如获至宝,脸色有些许的激动,

  只见他一把将公子扶苏的手拉了过来,指着天上的天幕说道: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话,比千金还值钱,扶苏,这一篇出师表,你一定要铭记在心中,这几句话,足以陪伴你一辈子。

  亲贤臣而远小人,你要明辨是非。”

  公子扶苏郑重的点头说道:

  “多谢父皇教诲,儿臣谨记于心,终不敢忘怀,诸葛先生的话让儿臣受益匪浅,

  儿臣虽然没有当面见过诸葛先生,却是受益颇多,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儿臣一定会谨记出师表。”

  大秦,或许就是公子扶苏看得最认真了,他一直把诸葛丞相的话全部唠嗑在心中,

  诸葛先生所展现的形象,对于深受儒家教育的公子扶苏而言,这是真正的大贤呀。

  大汉,汉武帝刘彻也是语重心长的看向了太子刘据,

  虽然不知道这刘备是大汉的几世孙,但从后面皇帝的谥号可以看出来,

  汉灵帝,汉桓帝可不是什么好名声,这说明大汉就是败坏在这两人身上,诸葛丞相和刘备才会有这种感慨。

  汉武帝刘彻嘱咐道:

  “太子,切记贤臣而远小人,这是诸葛先生的教导,也是朕的教导,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什么是贤臣?什么是小人?你心里要有一杆秤,小人可以用但不可能重用,明辨是非亦是帝王的才能。”

  “是,儿臣谨记父皇和诸葛丞相的教诲。”

  太子刘据赶紧应声说道。

  不论是大唐的李世民,还是大明的朱元璋,皆是生以为然,纷纷借着此事教导了一下自家的太子。

  赵构笑了,心中暗道:

  诸葛丞相所言极是啊,朕就是这样的例子啊,

  正因为朕亲贤臣而远小人,这才导致大宋中兴,

  苟全于乱世之中,保全宗庙,致使我赵氏江山没有断绝。

  斗音上:

  【刘禅:“《出师表二》哪去了?相父,你什么时候帮我补下个版本啊】

  【把《出师表》翻译成白话文的话

  诸葛亮

  我出一趟远门,饭在锅里,钱在抽屉里,在家要好好听话,

  有什么不懂的话去问你董叔,费叔,你要相信自己,我们都很爱你小家伙】

  【好消息:刘禅看出师表,

  坏消息,刘禅只看出师表。】

  【黄皓:出师表里有我吗?[奸笑]】

  【刘禅,何止是诸葛丞相赏饭吃,简直是诸葛丞相追着喂饭吃啊】

  努力减少了感叹号,有什么阅读不舒适的地方都可以跟作者提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勉励!

  尤其是错字捉虫,多多帮忙,谢谢大家的体谅!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