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8章 震古烁今的守城战_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笼罩长安,

  当开元盛世的余晖渐渐散去,曾经无比辉煌的大唐王朝,却即将迎来其一百四十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逃离长安之后,玄宗车驾狼狈行至马嵬驿,扈从将士因抛妻弃子又一路颠沛,心生怨恨,从而引发哗变。

  最终,愤怒的士兵将奸相杨国忠处死,又逼迫皇帝下旨,赐杨贵妃自尽。

  至此,在位近半个世纪的李隆基彻底丧失了对庞大帝国的掌控。

  而随驾的太子李亨,在兵变后被当地百姓慰留,并就此与父亲分道扬镳,

  一路收拾残兵败卒,艰难北上灵武,于756年七月被拥立称帝,并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李唐王朝的顶层权力结构被迅速打散重组。

  李隆基成为孤家寡人,躲在远离战火的成都安享晚年,而新君李亨,则开始了艰难的重整河山之路。

  长安、洛阳是大唐的政治经济中心,更是这个帝国的颜面所在。

  若不能收复二京,刚刚继位的唐肃宗如何能坐稳江山?

  李亨又如何能证明比父亲更适合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

  因此,西线的争夺成为大唐正规军反击安禄山叛军的当务之急,也是双方主力对决的焦点所在。

  而千里之外,大唐朝廷尚无法顾及的河南地区。

  此前默默无闻的张巡,也即将在乱世之中,开始其光耀古今、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生。

  ……

  大唐张巡六千八百人对阵尹子琦十三万叛军。

  兵力不足是一个方面,粮草也存在很大问题,开战之初,许远便未雨绸缪,多方筹措之下,为睢阳储备了足够坚持一年时间的粮食。

  然而唐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却强令许远将睢阳存粮拨出一半,支援濮阳、济阴,

  讽刺的是,济阴得粮之后,便举城投降了叛军。

  睢阳之战,几乎从开始就透着一股让人气馁、绝望的气息。

  但睢阳又不同于此前的雍丘、宁陵等地,在无法据守时,可以选择撤往别处。

  在洛阳、长安相继失陷之后,唐廷税赋只剩江淮地区输供,粮秣、兵械也完全依赖运河上下周转。

  而睢阳不仅是屏蔽江淮的重镇,更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

  此地一旦失守,江淮门户洞开而运河阻塞,后果将不堪设想。

  ……

  终于,叛军到了!

  按照战场的惯例,尹子琦派出了使者劝降!

  张巡这个老六,直接把使者给杀了,然后将使者的尸体丢到了城外。

  凭此表明决心,誓与城池共存亡。

  “好你个张巡,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可不是令狐潮,等我攻破城池之后,一定要将你千刀万剐!”

  尹子琦下令开始攻城。

  这天下午,尹子琦命令弓箭手列阵,朝城头射箭。

  密集的箭矢如同狂风暴雨一样冲击在阳城的西城楼上,箭头钉在木制的盾牌上,发出一声声清脆的响声。

  城头的木头上也插满了箭矢,包括城后面也落满了箭矢。

  这样的弓箭,叛军一共射出去数万支。

  当天,叛军没有继续攻城,而是驻扎在了城外。

  第二日一大早,叛军又开始射箭。

  可怕的箭雨让人喘不过气来。

  箭雨结束之后,叛军的战鼓声响起。

  一辆辆连夜赶造出来的云梯被推出来。

  城头的角楼上,张巡带着部将观看着叛军的攻势。

  副将问道:

  “将军何必杀了使者,自绝于此?”

  “吾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自古艰难唯一死,死,却不能白死,为了天下黎明,为了大唐。

  张巡……必死于睢阳。”

  张巡的语气透露了决绝的神色,充斥着死战的决心。

  对于此时的张巡而言,睢阳是一座等不到救援却必须坚守的城池,是一场绝无胜算却又不能退却的战争。

  他当然可以轻易地选择离开,

  只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张巡之所以成为光耀百代的千古名将,

  正是因为他在艰难之际、危困之时,做出了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的选择!

  张巡决定坚守,用一座孤城和七千孤军,拖住反叛者进入江淮的脚步,

  哪怕只能多坚持一刻,也要为江山社稷、为天下苍生,打这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无语了,昨天断更了。。。写着写着就睡着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