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风起,隐忍十年的张居正!_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看着身后的中年官员张居正,笑着说道:

  “从即日起,老夫会推举你兼任国子监司业,用心办事,让国子监有自己的声音。”

  “是,恩府大人的话,

  弟子一直记在心中,必不教大人失望。”

  张居正淡然的说道,气势内敛,浑然天成,上位者的气势在逐渐酝酿,藏锋的宝剑不知何日会出剑鞘!

  【张居正听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翰林院编撰张居正,积石有玉,列松如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可进封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加封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垕侍讲侍读。】

  张居正开始频繁出入裕王府,为裕王讲课,同时大明朝的国子监多了一个老师,对方知识渊博,所猎甚广,深得广大国子监学生喜爱。

  “在下张居正,参见裕王!”

  “哦,你就是徐阁老推崇的大才张居正,那就请先生多多赐教了。”

  “不敢,在下只是和裕王坐而论道,相互讨教罢了。”

  渐渐,张居正在王府站稳了脚跟,也在国子监声名鹊起,

  加上张居正出生于清贵的翰林院,于是得到众人的推崇,被无数人引为传道恩师。

  张居正任国子监司业,从而掌握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这为张居正打开了人脉。

  【嘉靖四十五年,明世宗驾崩,内阁大学士徐阶起草遗诏,引张居正与之共谋。

  不久,张居正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月余,与裕王潜邸故讲官陈以勤一起入阁,而张居正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次年,张居正以裕王府旧臣的身份,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

  镜头再次一转,张居正身上的翰林官袍早就被换成了绯红色,而在他身旁是更加年老的徐阁老徐阶。

  五年前,他的老师徐阶就成为了大明的首辅,

  他和张居正共同起草世宗遗诏,纠正了世宗时期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

  为因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恢复官职,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认同。

  徐阶看向了张居正,眯着眼睛笑道,

  “时间过得真快,老夫老眼昏花,竟然想不起十年之前的张居正了。”

  “恩师说笑了,张居正还是张居正,一直都是!”

  张居正面带微笑,他一直都还是他,只不过从一个穷苦潦倒的翰林院编修,成为了大明朝的内阁大学士,

  即将成为大明朝的内阁次辅,即将站在大明权力的顶峰。

  徐阶浑浊的眼眸之中透露着一丝清明,哀叹着说道:

  “老夫老了,到了明年也该退下去了,大明就应该交到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手上,

  十年之约,老夫许给你的事情已经做到,张居正,千万别让老夫失望,可还记得你当年说过的话?”

  张居正不加思索的答道:

  “天若假我十年起势,必效仿恩府大人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不必了,不必了,宝剑藏得太久,会让外人忘记锋芒!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就让大明朝的诸君,听听你张居中的手中剑鸣!”

  “好,老师,那学生该出手了。”

  张居正豁然吐出胸中浊气,看着天边骄阳似火,愿意以一胸襟怀吞吐天下。

  天幕上的画外音传来:

  【大明的嘉靖皇帝死了,留给张居正的大明更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天下,

  入阁以后的张居正正值明王朝流民四散,草译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之际,

  并且北方鞑靼进兵中原,制造“庚戌之变”,南方土司争权夺利,

  岑猛叛乱,“两江震骇”,东南倭寇骚扰沿海,民不聊生。

  此外,内阁内部的政治斗争日益白热化。】

  这一字一句传来之时,天幕上的画面贺然变成,

  空洞的国库可以饿死耗子,兵荒马乱,民怨四起,

  北方的草原上狼烟溅起,南方的土司相互争斗,

  沿海一带更是被倭寇侵扰,整个大明赫然是一副亡国之势。

  。。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