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救与不救_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策。

  周瑜也就算了,他少年时就跟孙策交好,又跟孙策同岁,早早就结为昆仲。

  其他人还真就是一听到孙策的名字,就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冒了出来投奔他。

  这让张绣一度怀疑孙策是不是拿了宋江的剧本。

  按照太史慈的说法,蒋钦和周泰本来在洋子江中劫掠为生,一听孙策能招贤纳士,立马就带着三百多人来投奔。

  张英跟孙策在牛渚作战的时候,就是他们两人绕到张英军寨后放火背刺。周瑜领兵偷袭曲阿的时候,又是陈武当了内应,才让他羸得那么轻松。

  这四个人张绣都听过,属于在史书上留过名的那种。

  尤其是周瑜。

  一代儒将,文武双全,赤壁一战扬名天下,是这个时代水战保三争一的存在。

  因为他跟孙策的关系,张绣从来没想过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

  至于蒋钦、周泰、陈武等人,他虽然眼馋,却是鞭长莫及,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一个投奔孙策。

  感慨结束,张绣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便转向祢衡,“正平,你怎么看?”

  跟了张绣这么久,祢衡终于也像贾诩一样习惯了张绣这种提问方式,早早就准备好,闻言便开口道:

  “主公,孙氏一族世代在吴地为官,其父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亲近顺服。

  如今孙策承父之志,虽名为安置家母,但某观其举动,所图甚大……”

  这些不用祢衡说张绣也知道。

  不过他还依旧很有耐心地听着,没有打断。

  毕竟这些事情其他人不知道。

  再者这也是祢衡在说出结论之前的铺垫。

  “……依衡之见,主公还是要以个人基业为重。”

  他一番话说下来,意思就是孙策现在铁了心要在江东打天下,张绣现在过去纯属吃力不讨好。

  刘勋还对他们占领的庐江地盘虎视眈眈,所以现在还是得经营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不要管别人的闲事。

  孙策他爱在江东干啥就干啥,只要不过江就行。

  如果是贾诩,肯定不会说得这么直接。

  就算是,也不会当着太史慈的面说这些。

  但祢衡才不管那么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突出一个耿直。

  果然,他这话刚一说完,太史慈就对他怒目而视。

  祢衡却视而不见,又对张绣一拱手,“请主公三思。”

  不得不承认,祢衡说得的确有道理。

  现在不像在江夏那会儿,张绣现在的确是没有再跟孙策继续拉扯的必要。

  除非他真的打算跟孙策去争江东。

  他想了想,又转向甘宁,“兴霸,你怎么看?”

  在还没有拿定主意之前,自己这几个心腹的想法他都想听听。

  没想到甘宁目不斜视,铿锵有力地说道,“宁乃军中将尉,一切奉主公之命行事,主公指向哪里,我就打向哪里!”

  张绣一听就乐了,“你倒是滑头。”

  虽然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张绣也明白了甘宁的意思。

  渡江支援对上的是孙策,留在这边对上的是刘勋。

  孙策士卒虽少但个人实力强,刘勋实力平平但兵多将广,又有袁术做后盾,单从局部战场来看其实差别不大。

  “桥都督?”

  张绣目光转向桥蕤,肩上的鹦鹉适时开口:

  “你怎么看?”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