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第三种可能_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一共带了八千步兵,二千骑兵,后来在西陵、下雉死伤了一部分。

  特别是下雉那一战,虽然最终靠着微操打成平手,但毕竟是被偷袭,损失不小。

  好在最后孙策知难而退,下雉又离蕲春不远,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及时治疗,幸免于难。

  只是这段时间就别想参加战斗了。

  之后他又在蕲春招降了部分士卒,勉强补齐一万之数。

  这次他给张先在蕲春留了一千人,所以用于攻打庐江的兵马共计九千。

  听上去似乎不多,但要知道孙策也不过跟袁术借了三千人。哪怕再加上他父亲的旧部,还不到五千之数。

  就这都敢跑去打江东。

  他带出来这一万人都是在宛城之战之后精心挑选,又先后经历了西陵、下雉几次战役,无论忠诚度和战斗力都不是袁术手下的士卒能够相比。

  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文长,如果能够打下舒城最好,如果打不下也不要勉强,我们在这里略做休整就来援你。”

  舒县不是寻阳,因此张绣对魏延的要求也变了。

  能拿下最好,一旦拿不下,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诺!”

  等魏延离开,张绣抬头看了看这座县城,沉声吐出两个字:“进城!”

  魏延虽然跑了,但自有他留下的人手领着大军接手城防。

  说是这么说,其实真没什么好交接的。

  寻阳不比蕲春,后者是曾置诸侯国的地方,规模要大不少。

  等安顿好一切,张绣马上召集众人议事。

  说是众人,其实就是甘宁和祢衡两个人。

  “都说说吧,这仗接下来怎么打。”

  祢衡率先开口:“主公当引一军北上,绕皖县、龙舒,至庐江城西侧,攻之。”

  张绣看着地图没有说话。

  祢衡的意思简单明了,两面夹击,断了刘勋退路。

  毕竟哪怕刘勋在看到魏延来了真的落荒而逃,后续也得守住庐江城才行。

  从地势上看,舒城西北低而东南高,城北不远处就是巢湖。

  典型的易守难攻。

  这也是张绣最终答应了魏延奇袭舒城的原因。

  付出小,回报大。

  现在的他不像是诸葛亮北伐那样,一矿打五矿。

  单以兵力而论,对庐江郡并不吃亏。

  当然前提是在寿春的袁术不支援。

  一旦袁术的支援跟上,那就真成了一场旷日长久的大战。

  不过孙策已经把玉玺献给袁术,估计他现在的心思已经放到了称帝上。

  这同样也是张绣敢攻庐江的原因。

  就算寿春支援庐江,力度也应当有限,他还承受得住。

  “兴霸,你怎么看?”

  甘宁愣了愣,随即摇了摇头,“一切全凭主公决断。”

  那就是没有意见。

  实际上也真没什么好说的。

  在魏延急行军去舒县以后,张绣也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以魏延为先锋,后续大军原路跟上,为他压阵。

  要么就兵分两路,包围舒城。

  既然张绣已经选择了后者,继续执行就可以了。

  之后三人又细细议定了行军的具体事项,各自回去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张绣拨出五百人马留守寻阳,其他人统统带走。

  包括原本在寻阳,之后投降魏延的人马。

  魏延在这三天已经把他们全部打乱重新进行了整编,倒给张绣省了不少功夫。

  跟魏延相比,张绣此行的路线倒是要好走得多。

  只是五千人马过境,想不被沿途兵马发现显然不现实。

  不过张绣此行原本就没想隐藏形迹。

  所以他只是吩咐把靠得过近、涉嫌挑衅的探子做掉,其他人一概不管。

  反正等他到庐江城下的时候,要么舒城已经被魏延拿下,要么就是还在被魏延猛攻。

  但让张绣没想到的是,他遇上了第三种可能。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