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2章 洽谈成功,展望未来_狂飙:沉浮二十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画饼,自己也要一口咬上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不用旁人说。

  李康时一脸感慨,“这么快就选好的厂址,看来这件事还真是人心所向啊。”

  “当然,不说其他,单说莽村,他们现在估计已经开始庆祝了。”

  “可我要提醒你,老百姓既然这么相信,那就不能让老百姓寒心,更不能欺负老百姓,知道吗。”

  李康时在说这话的时候,上位者的气场全开,死死盯着王晨。

  “放心吧,果园产业根本就不是以个人赚钱为目的的产业,他是要带着整个京海一同致富的新型产业。”

  李康时点头。

  作为市委书记,在京海,很少有事情能让他动容。

  房地产、it、家用电器,这些随便找个投资商就能做的事情,根本别想让他李康时全力支持。

  因为这些产业,说到底,只能富一小部分人,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会代替。

  因为炒房永远炒不过李嘉诚,金融也玩不过巴菲特,新兴it更搞不过比尔盖茨。

  大陆把这些优秀经验学到自己手里,可终究是学来的,抄来的,不是自己的。

  而且这些路,不仅仅是京海的路,是全国的路。

  然。

  种水果不一样,他李康时什么水果没吃过,可王晨手里的水果,比他去北京开会吃的都好。而且不是好一点,是大粪跟糖果的差别。

  没有这么显著的差别,李康时也不可能直接拍板支持。

  他不由畅享,如果种植整个京海,让京海变成水果之城,这将是几百年无可替代的大好事。不仅他本人会跟着这座城市,流传下去。对于晋升之路,也是一个雄厚的政治资源。

  “对了,王晨,听说你毕业与京都国防大学,为什么没去部队,反而直接当警察了?”

  李康时说这话的时候,明显是带着诧异的,因为只有进部队,那些同学老师才会成为资源,直接出来做警察,虽然没人说不可以,但总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王晨笑笑:“当时脑袋一热就这么选了。”

  他没有对李康时实话,两人的关系还没到掏心掏肺的程度。

  老话说的好,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现在看来,他王晨好似做了一个无用功,可是别忘了,他是有理想跟野心得。

  作为系统拥有者,王晨相信,自己崛起乃是必然得。

  他去国防大学,出来直接当警察,又培养高启强经商,如今还要建设京海,以后更要从政。

  军、警、政、商、民,五大体系,形成完美闭合。

  没有人脉,就创造人脉,存在阶级壁垒,那就打破它。

  要知道,全国高考状元的优势就是,他以一介白衣,进了正常情况下只有现役军人才能进的国防大学。

  可他就是成功入学了。

  为什么,是因为96年的口号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而王晨的精神就特别契合,所以他能进入都是现役军人的国防大学。

  人生际遇在于,赶上了,抓住了,你能得到的就非常多。

  王晨记得很清楚,当时填写自愿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谁知就被录取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而进了国防大学后,对王晨最主要的身份加成就是,根正苗红。

  严格意义上,王晨也是那位的学生。

  这样的优势,京海年轻一辈谁人能比。

  如果王晨没有记错,现任省委书记孙玉山,他以前就是一名高级军官。

  王晨要舔着脸叫对方一句前辈师哥,也是可以得。

  当然,这层关系非常微弱,如果王晨自己去找人家,估计连人都见不到,必须要李康时引见才行。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