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抉择(下)_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州。

  连州、连山、阳山三县虽是属于广州府的辖区,但却是粤北地方,与韶州府紧邻,甚至与广州府城相比,她们与韶州府城之间的距离还要更近一些呢。

  那三个县,如今也是清军在广东的最后地盘,一如之前福建的汀州府那般。大军出现在那里,当地的官吏和地方势力便立刻做出了应对,前者为大军准备粮草、民夫,后者则在象征性的供奉了一些粮草之后,透过寨门的缝隙警惕的注视着。

  大军没有停留的意思,更别说是将这些地头蛇们连根拔起了。到了连州,就又有了湟水的水道可以为大军使用,而从那里水流而下,便是韶州府南面的英德县,那一处北江上的水陆交通枢纽!

  北江水道是北上明军的生命线,大军的粮草、军需、人员补给全部都要经过这条水道,才能实现从广州府城到南雄府的运输。虽说,这条生命线并不能从广州府城一路抵达赣州府城城下,但是这一路已经走了大半的路程,后续只要走少量的陆路,便可以继续使用章江水道的运力,绝对堪称是北上明军的大动脉。

  为了确保北上进取南赣的战略目地,陈凯当下的布防也是以着北江水道为线一字排开的。心脏的部位——广州府城那里,广东明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援剿后镇在那里驻防,作为广州的协守部队和应急反应部队;向西的三水县,护卫中镇的陈尧策统领一镇兵马;转道向北,清远那里有周全斌的前冲镇和马宝的那三千本部兵马;到了韶州府城,则还有萧拱宸的护卫左镇;而到了南雄府的地界,还有护卫后镇的兵马驻防,以确保粮道的畅通。

  这些部队依次排开,犹如是长蛇一般,而在清远和韶州府城之间的英德县那里,陈凯也留下了中权镇黄兴的部队,那是一个组建多年的战兵镇,两千兵马,守卫一座县城,换做平日里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但是现在,面对上万的清军,还是洪承畴精心挑选、组建而成的西南经标,就显得有些不太够用了。

  “快,向抚军告急,向临近的府县告急!”

  北江的水路运输绝对不能被截断,否则一个兵无粮则散就足够让北上的大军陷入到更加危险的境地。

  清军还在路上,所幸明军在连山三县是有细作存在的,刚刚得到情报,黄兴就连忙向各处求援。这位与后世那位辛亥革命的英雄同名同姓的武将在郑氏集团内部并不是什么出挑儿的人物,但是多年的统兵经验使得他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最理所当然的选择,因为他很清楚他所处的位置的重要性。只是他的告急发出,第一支抵达的援兵却是最让他没有想到的。

  “王帅高义,末将感佩万分。”

  清远山的义军首领王翰,其人早前已经与陈凯达成了清远山铁矿的贸易协定,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