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14章 李绚的野心,李治的猜疑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南北朝以来,汉魏宫城正殿。

  而这很可能也是李绚的本意。

  随即,两三个呼吸过去,视线中也只有李绚一人,形单形只,神色肃重。

  因为他本身便没有那些胡乱的野心,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安心,让朝廷安心。

  剩下便是在安西四镇,以右领军卫大将军李谨行为首镇压西突厥。

  表面上虽然说是在防备草原意外,但实际上在内心深处,李治何尝不是在防备裴行俭。

  三人也在同一时间侧身,向着皇帝沉重拱手。

  这样一来,李绚就彻底放弃了在昌州的一切影响,不再介入昌州,自然完全没有威胁。

  在后面众人没有察觉的情况,稍微拉开了和他们的一点距离。

  这是帝王本能。

  ……

  如果在早些时候,李绚坚定提议的时候,就顺势将黑齿常之调走便好。

  以李绚为首,大唐西北一半的军将,今日都在太极殿外。

  “前后共调军十三万,于永隆元年七月二十一日,破吐蕃国都,获吐蕃国王,缴吐蕃王印,然后传檄吐蕃,全境大定。

  ……

  如今黑齿常之调任昌州已经不可能,李治便只能在其他地方想办法。

  剩下的,便是朝中刘仁轨,李敬玄,刘审礼等多年未曾上过战场的这些人。

  “臣,逻些道行军总管,南昌王绚,启奏陛下。”李绚沉沉躬身,同时一本奏章已经被他捧在手中。

  李治心里忍不住的升起一丝疑惑,甚至就连疑惑是什么都还没有清晰的时候,黑齿常之,孙仁师等人随即从金阶下走上,顿时充斥在李治的视野之中。

  当初裴行俭以定襄道行军总管统帅十七万大军,皇帝都有些心惊胆战。

  还有东北安东都护府一些人,每年和新罗摩擦一些,但也没有大战。

  而且诸方都确认南昌王没有野心。

  朝中也给出了一整套的方略,如今就看李绚配合不配合了。

  李绚神色肃然,脸上压抑着激动,在殿中群臣注视的目光下,来到了大殿正中。

  李治顿时彻底的放心下来。

  “臣等领旨。”李绚等人同时肃然拱手,然后迈步走上金阶。

  也就是李绚没有丝毫犹豫的就将这些残留军力全部解散,不然在此之前,李治就要怀疑李绚的动机。

  实实在在的七万精锐。

  如今的逻些道,除了李绚麾下的三万各卫精锐,还有昌州州兵,河源卫,羊同苏毗骑兵,勃伦赞刃投诚过来时麾下的两万精骑。

  李治侧身看向一旁,一旁的内侍省典仪上前一步,沉声道:“兴!”

  原本裴行俭手下的大将,一部分调至安西四镇,一部分调至草原东部,还有一部分调回长安,便是程务挺和张虔勖这些人。

  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政治决策等重要国事活动都在太极殿内进行。

  李绚站定,然后半跪在地,拱手向前,身后诸将也是同时站定,半跪拱手:“臣,逻些道行军总管,南昌王绚,率逻些道军中将领,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六载,十三军征伐,灭敌三十余万。

  就在这一瞬间,李绚刻意走快半步。

  这人不管是谁,不管他对自己有多忠诚,李治都会下意识的提防。

  李绚言辞当中,将刘仁轨,刘审礼,李敬玄等历任主帅,全部都带上。

  李治下意识的拒绝,最后决定由李谨行接任昌州都督之职,黑齿常之留任吐蕃,做李绚的副手,制衡李绚的同时,也做好在李绚离任之后,接替他逻些道总管的位置。

  即便是大明宫的含元殿,洛阳宫的乾元殿,都无法与之媲美。

  就在此事,王福来,仇宦同时走出大殿,站在金阶之上,高声呼道:“召逻些道行军总管南昌王绚,行军副总管王德真,及逻些道众将,觐见。”

  以此,恭贺陛下武运昌盛,大唐武运昌隆。”

  李绚身后众将,还有殿中群臣,同时肃然拱手:“臣等恭贺陛下武运昌盛,大唐武运昌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