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7章 吐蕃,一个充满了无尽财富的国度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错的话,今日作檄吐蕃文的杜审言,就是贤侄推荐给太子的吧?”

  “这倒是的。”李绚点头,说道:“不过这檄文,却是年初的时候,让杨炯写的,杨炯推辞给了杜审言,其他贺知章,卢照邻,宋之问等人亦有参与。

  也是因此,陛下才让杨炯和宋之问做了崇文馆学士,而负责最多的杜审言做了弘文馆学士。”

  听到李绚仔细的将来龙去脉说的清楚,裴炎轻轻点头,然后又开口问道:“此番回京,贤侄编《切韵》,写《汉论》,作《游子吟》,领《檄吐蕃文》,似乎刻意要在文坛耕耘,而吐蕃之事,贤侄似乎有交托之意,为何?”

  李绚伸到一半的手轻轻停顿,然后平静的回道:“职替轮转,本就正常,等到小侄拿下逻些,略微耕耘几年,想来朝中就应该会有人将小侄调回了,而且小侄家中还有高堂老母,娇妻美妾,幼子爱女,还是早些回长安来的好。”

  李绚的母妃欧阳氏已经将近六旬,家里还有一妻三妾,四儿一女。

  李绚身为边州都督,如今成婚,母妃欧阳氏可以离开京城,但妻子刘瑾瑜必须守在长安。

  刘瑾瑜在,那么李志昭,李志明,李锦霞就都必须留在她身边。

  另外,李志有和李志常的年纪也都还小,都必须留在京中。

  这还是这几年,过上几年孩子们就要进学,更是一大堆的事情。

  作为父亲,守在儿子身边,也是应该的。

  李绚这番话说出来,一般人已经无法再开口。

  裴炎深深的看向李绚,轻声说道:“贤侄就那么笃定一定会回昌州,或许被调任他州亦是可有之事。”

  李绚笑道:“以小侄和太子的关系,想来在京中做上几年闲职,应该是可以的,而且陛下那里,应该也是愿意的。”

  “那吐蕃局势呢?”裴炎冷不丁开口,盯着李绚问道:“吐蕃毕竟他境,贤侄即便是拿下吐蕃,但想要稳定吐蕃,没有个十几年时间也根本不可能,当年百济之事便是先例,难道要让吐蕃重走百济之路,过个几年,贤侄再回去平定吗?”

  百济被大唐攻灭之后,仅仅数年,就在新罗人的支持下卷土重来。

  要知道,那时,新罗可还是大唐盟友。

  李绚诧异的看向裴炎,没想到他竟然能够想到这一层。

  李绚轻吸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事不由人,可堪奈何。”

  “如何不由人?”裴炎反问,甚至有些不解的问道:“陛下天后都是圣明之人,朝中诸相亦多有才智,如何会看不透其中的凶险,便是太子,贤侄也说了,感情极深,吐蕃重要之地,如何放心会交给他人?”

  “他人?”李绚不由得闪过一丝冷笑,面色不屑的说道:“没有在逻些打下之前将小侄给替换掉,便已经是小侄的幸运了。”

  “贤侄是说,现在已经有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