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七章 楚军出动,吴兵将至_斗将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豪商多有,可豪成这样的也没听说过——那长长的车队也就罢了,可护卫在车队两侧的步卒,却各个身穿皮甲,佩戴长剑,行走之间整齐划一,显然训练有素。

  “这鹿家可不简单,当日嵩京事变,就是鹿家出手力挽狂澜,将如今的吴王送上王位——如今鹿家一门两大夫,炙手可热呢。”另一名士子说道。

  “我看这鹿家心怀叵测,以商旅贱业,集聚这许多精兵粮草,潜伏在嵩京附近,他们想干什么?”第三人不以为然。

  “刘兄高见,我看鹿家此次暴露出这等势力,回头就要被人猜忌了——也许擎天保驾之功可以护住一时,但也护不得他们一世。”

  “呵呵,到底是商人贱业出身,眼光短浅,一朝得意,便忘了轻重,迟早自寻死路。”

  三名士子都嘿嘿笑了起来。

  鹿家突然打破阶层,晋升大夫,其实让许多传统贵族看不顺眼,有些人知道内情自然不会说什么,但也有许多消息不灵通的小贵族,对鹿家不屑一顾。

  当然,吴王并不会对鹿家动员的兵马众多感到担忧,他站在城墙高处望着绕过嵩京、朝澜水行去大队车马,雄心壮志与忧心忡忡两种情绪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形容的滋味。

  这数万人马中,大半是吴国安插进去的人手——这等良机千载难逢,连他外祖父罗干都辞去大将军之职,改名换姓,混在其中前往楚国,他作为吴王,又怎能放过这等良机?

  可若是战败了——固然还有澜水天险在,可吴国再想反攻楚国,至少三十年内都没希望。

  楚国,埕都,王廷。

  楚王襄同心中有些焦急,但脸上表情却舒缓镇定,他望着台阶下躬身行礼的上将屈大忠,缓缓开口说道:“屈爱卿从边关赶回,一路风尘仆仆,为何不多休沐几日?”

  “多谢大王,不过南方鹿贼如此猖狂,老臣还是早日出发将那鹿梧小儿打发了为好。”屈大忠身高八尺,年近半百,不过一身兵家功夫撑着,依然不见老态,说话声如洪钟。

  “——也罢,屈爱卿既然急于国事,本王也就不拦着了,屈爱卿,接剑!”楚王襄同将腰间佩剑解下,连鞘扔了过去。

  屈大忠伸出双手,将抛来的长剑托住,同时再次躬身行礼:“谢大王。”

  “鹿贼虽然不通兵法,但骁勇惊人,常冲军破阵斩将夺旗,屈爱卿此去定要小心——屈爱卿凭此剑可调用王廷供奉十名作为随身护卫,同时,凭此剑大夫以下,可先斩后奏。”襄同沉声说道。

  “谢大王,末将此去,定然将鹿贼绑缚来朝,千刀万剐以正王法。”

  “哈哈哈,那本王就静候佳音了。”襄同仰面大笑。

  楚国动用边军五万,禁军五万,抽调各地郡县士兵二十万,由楚国上将屈大忠统帅,号称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南方。

  如此规模的大军行动是瞒不了人的。

  所以各国探子满地乱跑,传讯用的飞鸽飞鹰漫天乱飞。

  大半个中原加上整个南方都在关注这一战,虽然大家基本不看好鹿梧这种突然冒出来的暴发户,但万一呢?

  楚国万一输了这一仗——或者说,哪怕只是延续三五个月分不出胜负,那楚国的军政财务必然大有削弱。

  中原五大强国中,楚国偏安南方,论粮食产粮倒是诸国第一,论兵马战阵却是诸国最后——这种软柿子谁不想来咬一口?

  只不过楚国境内河流较多,城池遍布,楚人又擅长弓弩,难以攻打罢了。

  若是楚国在这次平定乱匪时露出破绽,别说相邻的燕国和鲁国,就算国境挨不着边的韩国齐国也要想来分一杯羹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