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九章 紧急北上_奉系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shu。把东三省的产业完善起来,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是资本交流,可以允许德国商人到东北投资实业,开发资源。同时我们也要到德国投资,收购一些有前途的中小企业;第三个层面就是人员交流,德国可以把他们的军人,jishu工人派过来,实验新武器,学习新战法,检验新的工艺,我们也要向德国大量派遣留学生,最好把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引入奉天,为我们培养充足的工人。”

  德国历经两次shijie大战,能够屡败屡起,始终是欧洲大陆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和他们的发达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后世中国的学生往往是成绩差的,考不上大学的才会去技校学习。

  而德国同龄人之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才会进入大学,其他的百分之八十则是参加职业教育,被培养成了jishu工人,正是有了庞大的技工队伍,高超的职业素质,才支撑起德国的制造业基础。

  张廷兰也亲身经历过,一方面大学生过剩,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工厂急需jishu工人,其实说白了就是人才培养错位了。从大学走出来的本科生除了公务人员,律师,记者,医生,高级管理之外,理工科的人才也都是应该从事研究一类的行业,基本上是高端型人才。

  结果大量并不适合的人涌入进去,除了拉低大学教育的水平之外,就只能造成严重的失业。

  培养人才一直是张廷兰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清末到民国以来,中国教育整体就走错了方向,培养了一大批不干实事的大师学者,真正能干点实事的,几乎没有。

  当然社会也需要一些学者,可是如果没有坚实的底层人才作为支持,这些高端人才根本干不了什么实事,结果他们也变得油滑了,成了靠着卖弄风骚的文贼,非但没有积极的作用,往往还会因为他们的胡搅蛮缠,把好事也给搞坏了。

  张廷兰提出要引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产业工人,也得到了杨宇霆等人的支持。

  “拙言,你提出的这三点就作为我们和德国人谈判的原则,尽快把具体项目确定下来,越早落实,对我们提升实力就越有好处。”

  “嗯,就让顾维钧亲自跑一趟德国吧,我们展示出足够的诚意,一定要争取达成合作协议。”

  和德国合作不是一件小事情,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张廷兰又把顾维钧和王永江等人都请了过来,大家又仔细商讨一番。

  “拙言,我们还可以把合作细化一些,比如弄矿产品的出口就可以单独作为一项,东三省连年丰收,仓库里面屯着大量的粮食,索性就向德国出口,用来换取机器设备。”王永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顾维钧笑着说道:“王省长的想法太好了,德国战后粮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