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第 34 章_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中旬,一些气候比较温暖地区的大棚中,秋葵已经结果了,这个时候秋葵出棚价差不多是五、六块,要是卖到附近地区,市场价少的也要八、九块。要是像淮市这种稍微远点儿的地方,超市基本都是十块往上了。

  淮市这边四季分明,第一批最贵的菜肯定是赶不上了,胡大海他们基本上都是赶第一茬,差不多市场价在**块时卖出,一斤净利润至少也在两块五往上。

  要知道,等时间进入六月,那时候秋葵可是一天一个价了,一些小规模大棚菜也陆续成熟,到时秋葵可能市场价每斤从五块,渐渐跌到三块……等到了盛夏,每斤甚至就只剩下一两块钱。

  市场价一两块,那对于大棚来说,出棚价毛毛钱,连成本都够不着啊!

  眼下,最快出棚的一批秋葵差不多是两天后,这品种产量还挺高。对于胡大海一家来说,价钱贵不贵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想把自家的菜卖去市里最大的那家超市里头去。

  自家秋葵能赶在南方运过来的秋葵之前送到,代表着他们胡家种植园的实力。

  而现在,胡大海面临的问题是速度与品质该如何取舍。要是撤下塑料布露天种植,秋葵结果时间肯定会大幅增加,但相对来说露天种植的味道肯定会更好。

  王珍珍看丈夫还在犹豫呢,她恨铁不成钢拍着丈夫膝盖:“你怎么就还拎不清呢?人家大超市最缺的不是低价商品,缺的是口碑货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胡大海立马起来:“我这就去把那棚拆了去。”

  同样的情景,还在黄三娘和她弟弟两家大棚种植区发生着,不过他们选择的却是加大对大棚温湿度的控制,尽量让秋葵青甜椒这三个品种能最快登陆市场。

  黄三婶的电话只比胡大海快了一分钟,她在电话里提前把林斐家所有的种苗全部预定了,急得她连价钱都没问。

  “一共4000株苗,你确定接下来全部收走?”林斐重复问了声。

  黄三婶忙不迭:“确定确定!现在能出手吗,我随时都可以自己找车过去拉的,还是全款,钱都给你留着呢。”

  林斐笑笑:“现在天气热,下一批苗约莫等下周就能长满150的双色盆了,到时每株苗售价要14元的,4000株苗一共就是56000元,三婶您确定全都要买?”

  黄三婶已经忘记这会她是在打电话了,竟然连连点头:“买的,多少钱都买的。”

  就在跟林斐通话的这功夫,丈夫樊昭也做好了打算:“等这一批早熟的过去,夏季蔬果大量上市,咱们就做生态种植,到时肯定味道更好,价钱估摸着也不会便宜到哪儿去。”

  黄三婶一巴掌拍去打乱她跟林斐通话思路的丈夫,她又嘿嘿笑了声,再三强调亲戚关系,一定一定要林斐把种苗都卖给她。

  直到听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