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6章 酝酿声势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复修养极好,说起话来不疾不徐,不怒不威,俨然是一副大师似的作风。

  “哦?还请教南方各自错在何处?”岑春渲认真的问道。他的年龄比严复要小七岁,这个年龄差距让他不得不仰视严复。

  “南北开战所持口实,无非是广东吴将军提出广东*,遵照孙逸仙革命之意图,反对袁大总统法统之实际,而袁大总统则顺理成章要平复南方反叛武力。看上去吴将军是忠诚的革命志士,袁大总统是专横*者,可深入去看,吴将军主张讨袁*,这与蒙古亲王叛乱有什么实质差别吗?仅仅是一个名义罢了。”严复侃侃而谈的说道。

  虽然岑春渲来之前已经料到严复久居北方,自然而然会偏向于北方中央政府。这几年中央政府虽然持续用兵,财政经费消耗巨大,可是袁世凯对中国教育事业从来没有拖过半分钱的拨款,无*学还是私学,但有需要之处,教育部与财政部都会尽一切可能施以援手。

  不单单袁世凯如此,几乎北洋派当政期间所有领导人,如吴佩孚、张作霖等,在战场上一副铁面彪悍的面孔,但面对教育人士时都会拿出一副卑微自矜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军阀混战年代的学府,要比几十年后和平安定时期更能培养人才、国际地位更高的原因。

  严复对北洋派的中央政府显然并没有太大的反感,他这个前清跨度而来的老书生,一直有北洋政府的关照,自然不知天下局势的细微。

  不过岑春渲还是从严复的话中得到关键消息,不得不承认严复所说吴绍霆革命与蒙古叛乱在实质上异曲同工。不过外界在大体上的认识,还是以为吴绍霆的革命是为了国家,而蒙古的叛乱是真正*中国。严复这句话给了他一个提示,那就是吴绍霆反抗北洋政府并没有完全获得人心。

  “几道兄所言极是,真正是一针见血呀。”他感叹的说道。

  “诚实的说,吴将军这次倡导的革命并不是*之举,反而让原本可以安定的国家陷入内战的困境,更严重的是,吴将军一省督军岂能违悖法统领袖?这可是大逆不道呀。所以,吴将军所谓革命已经是‘错’的。”严复振振有词的接着说道。

  岑春渲微微点了点头,没有打断严复的话。

  “而大总统阁下已然是法统领袖,追朔到孙逸仙讨伐大总统的原因,应是发生在上海的宋教仁先生遇刺案,这件事前因后果似与中央政府有关,单凭上海方面的片面证据,却无法说明是袁大总统暗中所为,但既然牵连到中央政府,多多少少都是有*内幕。幸而宋先生安然无恙,不然这可真是国之哀伤。”严复又说道。

  “此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岑春渲不置可否的插了一句话。

  “不管大总统是否有有关系,但大总统位高权重,却偏偏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