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五章 史老师,你想不想当校长?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是从来没有来过藏省的内地人,也几乎不会存在高原反应的现象。给人的感觉几乎与内地的云贵高原无异,除了目光所及的山峰高大一些、昼夜温差也更大一些。

  见这个情形,林海摇摇头,也只好收下这份心意了,不过心坎里倒是暖暖的。

  这时,有个短发的男生好奇地对史云生问道:“史老师,我见咱们学校还行啊,处尼村的条件也不是很艰苦。”

  “跟我在来之前搜到的不少藏省视频好太多了,难道那些视频是假的?”

  史云生苦笑一声,感慨道:“那些视频不是假的,是真的。”

  看着众人不理解的目光,史云生缓缓讲述起过去的故事。

  “处尼村位于察瓦龙乡,藏语意为‘干热的地方’。”

  “以前,这里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公路,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条紧临怒江、紧靠悬崖的骡马驿道和横跨在怒江的溜索,一切物资全靠人背马驮。交通靠走,通讯靠吼,这就是处尼村的真实写照。”

  “我听我岳父说,他7岁时第一次通过溜索外出,到cy县城购买生活物资,就这样一直持续多前几年。对处尼村的村民来说,每次往返都是生死险途,峭壁处仅容一人通行。甚至有一次,我岳父亲眼看见一位同伴因简易溜索断裂而跌入湍急的河流中。”

  “处尼村能有现在的样子,都得感谢党和国家,这几年为了让处尼村摘除贫困村的帽子,公路打通了,网络也有了,还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怒江特色的农副产品,村民们的日子都好过起来了,处尼村小学也是前几年才重建的。”最后一段,史云生直接来了个主题升华。

  这种艰难的场面,是在场所有学生们几乎不敢想象出来的。

  “我之前看纪录片的时候,倒是看到过有些乡村还有溜索这种出行方法,可没想到竟然发生在身边。”

  “好吓人,这也太危险了吧……”

  “还好现在通公路了,不然真的能以想象这种生活。”

  听着这些议论的声音,史云生哈哈大笑。

  “西部挺多偏远地区的乡村都是这样,就现在处尼村小学的样子已经好很多了,我小时候读书的那时候才是真的苦。”

  听着史云生这么一说,别提其他几人,连林海都来了兴趣。

  “史老师,说说你小时候的故事呗。”一个男生忍不住叫道。

  史云生似乎心情不错,便坐了下来,讲起小时候的故事。

  “我是秦省人,我老家那里也是十分的穷。学校只有几间教室,都是土坯房,那时候的学校里也只有4个老师,基本都是本村的民办教师,中学水平。”

  “那时候从家到学校要走十里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挺吃力的。尤其是冬天,零下二十几度,有时候大雪纷飞,行走都很困难。冬天走读困难重重,所以我住过一段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