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章 第2章_宅斗文对照组的咸鱼生活(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当真全看完了?”

  “回母亲,是的。”可费了她老大的劲儿,瞧着黑眼圈都重了不少。秦清澜也知道母亲不过是想要她先熟悉熟悉家务,这两年,因着觉着亏欠了她,于是她三天两头装病不去请安,母亲都没管。只怕是眼瞧着婚事到了,怕是她这两年将之前学的全忘了,才将这些事情交给她试试。

  “那你说说,咱家出了正常开始,去年咱们家最高的收入是在哪处啊?”这题虽然简单,但是却有个坑在前头,若是不仔细,定是要栽跟头的。

  “回母亲的话,去年咱家最大的收入是京中东郊的一处酒楼。”其实秦家还有好几处别的产业,收入也都不错,这酒楼往年并不突出,只是去年因为争储的事情,二皇子,三皇子两派经常交际、拉拢旁人,是以京城中各大酒楼的厢房经常都是满的,秦家也就跟着沾光了。

  季夫人听到秦清澜的话,也知道她是认真看了,于是再问道:“看来是真细看了,那可有看出什么名堂?”

  “母亲记录的账目清晰明白,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去年修缮扬州旧宅的款项,似乎有些多了。”

  这些天她在翻看这个账本册子的时候,就发现修缮宅子的费用是在是有点令人瞠目结舌了。虽然说扬州乃富裕繁华之地,但是宅院价格总不会比京城价格还要高,去年,就光是修缮旧宅的尾款,就足足两千多两银子,这还不算是前几年搭进去的,虽然她没有看前些年的账目,但是估摸着怕是得有小一万两了。

  上京的宅院,几进的大宅子,还要带个小园子的那种,也不过这个价格。而修缮祖宅,十年一次,从来都不缺的。定也是不需要这么多银钱的。

  季氏听到自家女儿这个话,就知道了她是没有懂这其中的关巧,于是仔仔细细的说道:“说是修缮祖宅,其实是也不是。咱们这一脉是秦家三房,可秦家你祖父这一辈,还有二房,这修缮的事情一应都是交给他们做的。”其实这件事也不复杂,一房出息了,总要提携提携家中人。

  “母亲这是故意的?”一听这话,秦清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过是这一脉出息了,就换个名目给另外几脉送钱罢了。秦家祖上是耕读起家,高祖那一辈艰难,好不容易中了举,就在家乡当了教喻,曾祖那辈也有出息中了进士,授了官,这才真正算是成为官宦人家,而祖父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高中探花,那是秦家极鼎盛的时刻,可惜天有不测,路遇歹徒,而后回家养病没两年就走了,秦家这一房就靠老太太一个人苦苦支撑。

  祖父的几个兄弟,皆在扬州,没读出个名堂,大房还好,大儿子争气中了举,开了书塾,平日里也能养家,二房却是无所事事,就靠着分家时剩下的一点银钱以及祖父以及父亲这些年的接济生活。这些钱,除了是给修缮祖宅的,也就是给大房和二房的接济,只不过是换个名头罢了。

  “你懂得就好,总归是一家人。”

  说完这句话,季氏接着道:“这账本,是管家的关键所在,以后你嫁了人,做了当家的主母,最该仔细的地方就是这账册。从账册中,能看出许多的信息出来。再者,就是这些女使婆子们,每个地方的管事是谁,应该挑个什么样的人去,都是要仔仔细细的琢磨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家中不求有多和乐,但总要安安稳稳的不出什么事才好。”

  “女儿晓得了。”季氏对自己的教导还是很耐心的,要说起来,也算是会的全教了,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除了她不怎么擅长是请人来教的之外,别的像是管账理事、品酒做茶什么的,从不假手于人,都是亲自教自己和二姐姐的,更不用说是她擅长的骑马、投壶、捶丸、射箭。往往还要因为自己达不到她要求的标准非得给自己补课。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