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收_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经常过来的农业专家,其他的人李昭不认识。看了看,李昭发现,他们现在正在做统计,还挺详细,有玉米棒子的,有秸秆的,看来是准备进行总体评估,李昭也没有过去打扰他们。

  而是对着苏雅说道:“你看那边专家在帮着统计产量能不能作为新闻?还有那些小朋友,也在帮着掰玉米,你觉得怎么样?”李昭希望给苏雅指出一些不一样的新闻点,就如刚刚苏雅拍的耕田图,很多人都会拍那个,没有新意。

  听了李昭的话,苏雅也是眼前一亮,他是理解了李昭的意思,很简单,自己的稿件如果想被选上,必须要有新意才行。如刚刚的耕牛,新农机什么的,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交上去绝对会和很多人的稿件重复。那时候就看谁的文笔好,就用谁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到时候,被砍掉的可能绝对超过九成。

  而李昭现在给她指点的地方,绝对是很少见的,有这两点,自己的两篇稿子,基本就有了。而且由于另辟蹊径,过稿的可能就极大,想着手里也不闲着,开始抓拍李昭说的两个场景。特别是小孩子的,很唯美,也很心酸。

  很快拍完,苏雅先和李父问好,完了就开始采访几位专家,边采访边记录。而李昭这时也走到自己老爹身旁,问好后问道:“爸,今年的产量情况怎么样?我看刚刚已经在称了。还有苏雅现在采访的那几位我没见过,他们是什么人啊?”

  产量情况是李昭比较关心的,要知道这时还没有用化肥,主要上了蚓土,李昭很想知道效果怎么样。以前由于蚯蚓养殖的规模比较小,蚓土也少,使用面比较小,用了之后有效果,但没有经过大田试验,效果怎么样,不好说。

  李父听到是问这个,也很高兴,说到:“那几位啊,他们是农业部的人,来看生态农业效果的。我们一起做了对比,使用蚓土的田,今年应该不错,明显比没有用的长势要好,刚刚大致称了一下,估计能比没用蚓土的多上一百多斤。”

  “使用量最大的几块地,长得最好,可能产量能达到七八百斤,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听专家说,基本上快要赶上用化肥的地了,咱们一亩地可比用化肥的少了十几块的投入。”这个说的还真对,这个时代化肥价格可不便宜,最便宜的是碳铵,基本十块左右一袋,硝铵和尿素更贵,一个十几块,一个二十多。

  李昭一听,这已经很接近后世的产量了,要知道,在有化肥和农药的情况下,普遍的玉米产量也不过是一千斤左右,如果能保证玉米产量都达到八百斤,那绝对是巨大的进步,怪不得农业方面的专家要进行那么细致的统计。

  李昭回道:“这产量很高啊,咱们后面规模起来后,估计大部分田地的情况都能达到这种程度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