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章 购买火炮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夷大炮炮管很长,又是前装炮,要从前慢慢装火药,装药很慢。

  坐了半天,崇祯有点不耐烦,打仗的时候这个速度,那还打个屁,人都跑远了,“李爱卿,这个红夷大炮装填速度也太慢了,就没有什么好办法吗?”

  后世电视上那些火炮发射多快啊,炮弹从后面装好,瞄准,发射,一分钟都可以发射两炮了,万炮齐发,那场面才带劲。

  这样的火炮才被称为战争之神,而靶场上的红夷大炮两个人装了十多分钟都还没有装好。

  “皇上,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李邦华苦笑道:“红夷大炮就是又重,发射又慢,不过它的威力很强。”

  自从天启年间引进红夷大炮,明朝就对它进行过很多研究,改进,可是明朝封建制度不允许民间研发火器,工匠地位低下,没有那么多精良工匠,再加上思绪守旧,朝廷腐败也舍不得拿出钱去深入研究,所以火炮没有很大进展。

  虽然火炮在中国这边率先出现,可是这时候欧洲那边的火炮技术已经超越明朝了。

  说话间,红夷大炮已经装填完毕。

  黑漆漆的炮口高耸抬起,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狰狞恐怖。

  “准备?”一名士兵大喊一声,崇祯停下问话,看向靶场。

  “点火!”

  只见引线冒出火花,两名士卒立即离开炮位,紧接着一声巨响响起。

  “轰!”

  炮口冒出一团黑烟,随即,一颗实心铁弹从炮口飞出,飞到数里外,直到动能耗尽才停下来,明朝着时候的炮弹都是实心铁弹,早期的开花弹非常难操作,明朝还没有那么先进的技术。

  崇祯站了起来,走向红夷大炮。

  “皇爷危险,不要上前,”王承恩担心道。

  “没事,已经是空炮,有什么危险,”崇祯走到红夷大炮近前仔细观看,这是铁铸大炮,长约3米,炮口到炮尾逐渐增粗,符合炮膛内压力由高到低的原理,降低了炸膛风险,又同时减轻了重量。

  在这个时代算是很先进的一款火炮。

  “李爱卿,这种火炮有多少门?”

  “回皇上,红夷大炮京师一共18门,宁远11门。”

  “这么少?”崇祯摇摇头,“你给朕说说这个红夷大炮。”

  崇祯只知道这个红夷大炮不是明朝自己做的,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了,其他的情况都不了解。

  现在明军对后金,火炮算是最后一个优势,他当然要问清楚。

  “皇上,这些红夷大炮是由葡籍西洋人制造的,从澳门买回来的,这款火炮还是徐光启徐大人推荐的,朝廷只买了30门,有一门在试炮时炸膛毁坏。”

  “听说每门炮要价1000两银子,价格太贵。”

  明朝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45两银子,一品大臣月俸87石米,一石米大约188斤,每斤算元,每个月4万多元,如果换算成银子大概是18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