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章 毕自严要辞官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朝在朱元章和朱棣时期都是采取积极扩张的政策,朱元章是开国皇帝,这很容易理解。

  一般开国皇帝手下都是精兵强将,这时候最适合扩张疆域,而后面的皇帝则大部分都是守成之君,很少有王朝在中期开扩进取的,都是吃老本。

  明朝从朱棣传到他孙子宣宗这一代也一样,永乐时期朱棣和蒙古经常开战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一些负担,但是那时候明朝的疆域是非常大的。

  到了宣宗登基,他开始搞国内经济,放弃了对蒙古的征伐政策,而蒙古这时候也在忙着统一的步伐,无暇南顾,于是和明朝建立和平的关系。

  接着宣宗开始放弃交趾布政使,放弃奴儿干都司,结束下西洋,全面发展国内经济。

  他这样做确实把国内经济搞的更加繁荣,可是军队长久没有打仗,而蒙古却出现了更强大的部落,这为以后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隐患。

  虽然现在大明的日子不好过,但是崇祯对于疆域的看重高于一切,在国家疆域面前,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后世他看着那张鸡形地图总是耿耿于怀,现在老天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他还不使劲的开疆拓土,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一百多斤。

  一听崇祯要开疆扩土,卢象升心里就高兴又担心。

  “皇上,如果还要开疆,末将手下的兵力不足,如果又要留兵力在各地驻守,还要开疆扩土,末将提议还要再招五万大军。”

  崇祯肯定不会一直呆在辽东的,而且京营士兵也会被带回去,到时候辽东就只剩下二万多天雄军,还有就是一些降兵,总共加起来都没有五万人。

  一旦建奴重新起事,辽东又是一场大变。

  “嗯,”崇祯点点头,“可以,但是这些新招的兵必须全部都是汉人,不能招募异族,军饷就按一人每月1两银子,一石粮,不能克扣。”

  “末将明白。”

  以前辽东军很多汉人士兵由于军饷得不到保证,很多都私自逃跑,为了战争需要明军招募的很多士兵都是蒙古人,女真人,这导致明军很多城门都是这些异族人从里面打开的。

  顿了顿,崇祯继续道,“辽东经过十几年的战争,还有建奴大量屠杀汉人,导致辽东汉人很少,朕会命人从关内迁十万户汉民过来,如果还不够的话,可以继续迁。”

  “皇上英明,现在辽东这边正急缺人口呢。”

  卢象升笑道,“不要说十万户,就是二十万户都住的下,不过这么多人口过来,需要的耕牛农具朝廷要事先准备好,要不然到时候会饿死很多人。”

  “只要这些人能在这里渡过前三年,辽东就能做到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再输送粮食。”

  明朝东北这地方比后世还地广人稀,后世东北三省人口超过一亿,而现在呢,全部人口加起来估计都没有三百万,现在的东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