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2蓝田民变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朝的所有皇帝对藩王的态度就是严防他们染指军权,而且没有圣旨不能离开封地,作为补偿就是赏赐大量的钱,土地,所以后世很多人都看不起明朝藩王,把明朝这种行为叫养猪。

  老百姓和文武大臣都很讨厌藩王,就是因为藩王有种种特权,而且还不能得罪,如果换做自己是藩王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恢复军屯是本官重要的一项计划,就算是秦王闹到皇上那我都不怕,大不了这个巡抚我不做了,让朝廷再派个人来。”

  孙传庭看的很清楚,明朝传国二百多年,各种各样的毛病堆积如山,有万历和嘉靖这两位不上朝的祖宗,江山没亡都算好的了。

  万历有六不做,即“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也就是现在说的不作为,30多年的怠政,不接见大臣,不批奏本,朝廷官员出缺也不补,美其名曰替朝廷节省开支。

  众观华夏几千年历史就没有见过哪个皇帝如此怠政,国家还能繁荣富强的,就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么牛的人也每天上朝,处理奏章,比任何人都勤奋。

  总不能说万历帝比朱元璋都更聪明吧,坐在后宫都能掌握朝廷,这完全是扯淡。

  其实和万历很像的还有唐朝的李隆基,他早年灭了太平公主,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

  晚年一怠政,和杨贵妃享福,差点把江山都断送了,这点万历比他强,或者说运气比唐玄宗好,最起码他的皇位没被人抢走。

  “大人,不要意气用事啊,”冯庆忠苦笑道,“如果您都解决不了陕西的问题,朝廷再换一个人也没有用。”

  “中枢那帮人只知道耍嘴皮子,找别人的缺点,真叫他们来,也只会当个缩头乌龟。”

  这不是冯庆忠贬低朝中百官,而是事实。陕西这个烂摊子,派一名庸碌之辈根本没用。

  就像杨鹤,他在其他地方为官还能当个清官造福百姓,来到陕西再用他的那一套,陕西变得反而更烂。

  其实有实之士都知道陕西民变该怎么处理,可是他们不敢说,不敢做。

  作为土生土长的冯庆忠,他一直在努力,可是人微言轻,根本没用,直到孙传庭来了。

  他表示要收回被侵占的屯田,赈济灾民,打击贪官污吏,这才给了他信心,主动向孙传庭表示忠心。

  “老爷,不好了,出事了,”孙传庭的仆人孙剑满头大汗的从外面冲了进来,“老爷,蓝田县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慢慢说,来,先喝口水,”孙传庭递给孙剑一碗水。

  孙剑喝完水后,继续说道,“刚刚我在外面碰到一名蓝田县的衙役,他说蓝田县有数百乱民造反冲击官府,把官衙都烧了,县令失踪。”

  “什么?造反?”

  “问清楚了吗?真的是造反?”孙传庭猛的站起身,大声问道,“快把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