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六章触目惊心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心过问我等百姓,像这样的老爷,小老已经多年没有遇见过了。”

  “往年闹灾之时,官府都会派人施救,又会使人安置百姓,施粥放粮,总能稳定住人心,是以虽然闹了灾,损失却也不算太大,老百姓咬咬牙,勒紧肚子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但今年这情形,却是跟以往不太一样,小老是浔州人,当时那蝗虫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青苗被吃食一空,根本拦都拦不住,到处都是蝗虫,打都打不过来,那蝗虫又有翅膀,吃饱之后便振翅飞走,追之不及,如此不到半月,浔州之农田,倒有十之尽被蝗虫祸害。”

  “老人家,这蝗虫作祟,官府就不管不问么?”赵无忌有些奇怪地问道,毕竟一地的粮食收成,直接和当地的官员政绩挂钩,于情于理来讲,发现灾情后,当地主管官员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救灾。

  老者叹了一口气,眼中突然露出了愤恨之色,说道“这些官老爷,平时只知花天酒地,声色犬马,谁会在意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死活!遭灾的半个月来,小老连一个官人都没有见到,眼见今年颗粒无收,债主却又在这时上门讨债,小老没了收成,就是砸锅卖铁也还不上他!没奈何只得弃了家中的几亩薄田,带着家中这一个女儿,便出来逃荒了。”

  赵无忌哦了一声,想了想便明白了其中究竟,问道“老人家可是在春耕之前,借债买的农具和粮种?”

  老者有些疲惫地点了点头,道“大人猜的不错,确实如此,小老原本还指着今年的收成下来,还了债还有一些剩余,倒也能聊以度日,如今颗粒无收之下,把地和房子都卖了,还不够还债的钱呢,所以小老也只得丢了家中的田地,背井离乡,一路逃难来到这里。”

  赵无忌又问了问其他的几人,答案和这老者都是大同小异,都是受灾之后,官府救灾不力,更有各种高利贷主趁火打劫,挑在这个时候前来要债,借机将这些百姓们的田产和地产,以抵债为由,据为己有,甚至把百姓们家中的子女也捉了去,充作抵债的奴婢。

  赵无忌听了一会,越听越是心中震动,看这动静,今年广西各地均是受灾不小,祸患处处,偏偏各级的官吏还大多都不作为,赈济救灾无力,以至于造成大量的百姓流落异乡,不得不出去逃难。

  这些受灾的百姓们,聚集在一起,缺衣少食,遭受风吹雨淋,原本便是心情愤恨,怨气横生,若是出现类似李自成,张献忠那样别有用心的人在其中挑唆,很容易就会被坏人鼓动起来,聚众造反,酿出大事。

  赵无忌一边想着,一边暗自心惊,他在钦州,最近一直忙着开发飞马岭和处理通商口岸,对外贸易之事,对钦州之外的事情关注甚少,更何况他的主要情报主管杜红儿如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