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三章看不懂的赵无忌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苛责于他。

  即使他失败,但是看在他率军六千,却敢勇战数万清军之众的份上,便是一向最为苛刻的朝中言官如刘宗周者,也不会因此事跳出来与赵无忌为难。

  但赵无忌偏偏选择了一条让人看不懂的路。

  他把兵力一分为二,自己率领主力去追皇太极,却只派了两千兵马去救德王,这在崇祯及朝中诸公的眼里,可就大有问题了,并且问题还不小。

  后世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态度决定一切。”

  皇帝这么器重你,有意提拔你,结果你拿皇上的旨意不当回事,还阳奉阴违,公然违背皇上的命令,这让一意提拔你的皇上,面子往哪放?若是诸位大臣都学赵无忌这样,违背崇祯的命令,那皇权的威严何在?

  所以崇祯之所以会如此愤怒,是有原因的。

  朕这么信任和爱护你,你却打朕的脸?

  “赵无忌简直是荒唐!有令不执!有旨不遵!杨嗣昌,你替朕给赵无忌修书一封,问问他是什么意思,朕让他去救皇叔,他居然去追赶皇太极!他还是不是我大明的臣子!朕的话,他究竟还听不听!”说到最后,崇祯皇帝的怒气终于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出来。

  崇祯一怒,虽然谈不上伏尸百万,却也是很吓人的了。

  杨嗣昌和薛国观二人难得见到皇上发这么大的火,两人俱是小心翼翼地低下了头,不敢再发一言。

  看着两人战战兢兢的样子,崇祯心头怒火更炽,“朕已连下两封旨意,为何赵无忌却置若罔闻?德王是父皇生前最疼爱的子嗣,德王若是有了三长两短,朕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父皇!朕到时又怎样和父皇交代?”

  崇祯此刻已是声色俱厉,完全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这段时间因清军入侵而引起的屈辱,愤怒,羞恼,恐惧等情绪借由此事统统发泄了出来。

  “杨嗣昌,这几日你替朕盯着点,一定要督促赵无忌尽快救出德王,你替朕告诉他,若是救不出皇叔,他这个兵部侍郎也不要做了!朕不喜欢不遵号令的臣子!”崇祯语气不善地说道。

  “臣遵旨。”杨嗣昌赶紧应了下来,崇祯皇帝如今明显正在暴怒之际,此时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顺着皇上的意思,答应下来,至于之后自己如何跟赵无忌分说,待到下朝之后,他再细细斟酌一番好了。

  “左良玉,贺人龙两将若是到了,便让他们驻扎于京城之外,拱卫京师,以防清兵再来袭扰。”崇祯想了想,又吩咐道。

  “臣遵旨,请皇上放心。”杨嗣昌恭敬说道。

  这是必然之事,京城乃大明的政治中心,天子和无数大臣勋贵,大明王朝文武百官俱在此地,断然不容有失,一旦京城被清军攻破,那整个大明王朝的统治中枢就全完了。

  虽然清兵已经在济南城捞得盆满钵满,应该已经没有攻打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