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六章税收理论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象有些奇怪。

  黄宗羲紧皱眉头,想了一想,便开口说道“师父,徒弟有一事不解,还望恩师解惑。”

  “哦,是不是你们很疑惑,为何为师向这些商户征收了大量的税费,结果他们的销售额反而大幅增长,赚的钱也比从前多了?”

  “正是,实不相瞒,恩师连续对城中商户征收费用的做法,其实徒弟一开始心中是颇有微词的……”黄宗羲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赵无忌看了一眼自己的四个徒弟,又看了看孙曦,众人都是一副茫然不解的样子,赵无忌不慌不忙地端起茶盏,喝了口茶,这才开口跟他们解释了起来。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官以为,无论是多了还是少了,都不好。”

  “我朝的商税一直都偏轻,而农税偏重,所以本官才会对这些商人征收城管费和卫生费,一来平衡商人和农民的税负,二来筹集资金,用于青州府城的建设,商人的税负本就偏轻,就算本官向他们加税,也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本官并不担心会激起什么民变。”

  “虽然向这些商人收取了十抽一这样的重税,然而这些商人的生意反而奇迹般的火爆起来,其关键,就在于本官忠实地遵循了‘用之于民’的理念,这些钱完全投入到了青州城的建设之中,而非用来中饱本官个人的私囊。”

  “首先,本官打击了向商人吃拿卡要的不法官吏和敲诈勒索的地痞流氓,既减轻了这些商人的经营成本,也使得他们经商的安全感大大提升,使他们可以放心地将精力全部投入到经营商铺中去。”

  “随后,本官又用收来的费用,雇佣人手,清洁清扫街道,建立公厕,街道干净漂亮了,老百姓也愿意上街了,这样一来,这些商铺的客流量增加,所以销售额提升也不足为奇。”

  “此外,本官还用这些钱,雇佣了大量的人手,修缮青州府外的官道,道路修好了,外地来青州府的客商和旅人也增加了,他们既然来到青州府,肯定多多少少都要消费一番,商铺,酒家,客栈等等都因此而受益。”

  “最后,因为本官雇佣了大量的人手用来维护市政和修路,而这些人通过劳动获得了银钱,最终这些银钱他们也是要花掉的,比如说,原来他们没钱买米,如今有了活干,就有了钱,能买得起米了,这样一来,米行的生意就好了,原来没钱买漂亮衣服,如今有了钱,也能买衣服了,这样布行和丝绸庄的生意也好了。”

  “所以说,本官向他们征收的这些税赋,其实是一种多赢,官府税收增加,百姓收入增加,商家的销售增加,这样不断循环,形成了一种向上的局面。”

  “税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看这些征收来的税费,最终是如何使用。”赵无忌最后总结道。

  赵无忌这一番话说完,黄宗羲等人便都陷入了沉思,赵无忌的理论非常新奇,以前从未有人这么阐述过,然而实实在在的例子就在眼前,不由得他们不相信。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