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章农民任老三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孩子和老人,也有敬老院和少年营在等待着他们,就这样,一万六千人,悄无声息地全部融进了神木县城,人人其乐融融,各有所归。

  而此时,一列来自南京的车队,也进入了神木县城,领头之人,正是韩林。

  韩林应赵无忌的要求,从南京来到了神木,他还带来了叶婉儿给赵无忌的亲笔书信,以及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此外,还有宋应星给赵无忌带来的一份蒸汽机改进型的图纸,而赵无忌在南京时的知己陈子龙,也随着车队一起前来了。

  赵无忌看到陈子龙,非常欣喜,上前握着他的手说道“懋中兄,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陈子龙自嘲地摇了摇头,原来他今年科举又未及第,连续考了好几次,他也有些心灰意冷,当他听说赵无忌在西北这边做的有声有色的时候,便来此投靠赵无忌,一来可以帮忙好友做一些事,二来也可以借机历练一下自己,为将来再度踏上仕途而做一些准备。

  赵无忌亲热地握着陈子龙的手,说道“懋中兄能来助我,赵无忌何其幸也。”夏允彝,顾炎武与陈子龙也一向交好,听闻他前来,也都是欣喜不已,陈子龙为人正直热血,也颇有才华,赵无忌便让他跟夏允彝一起,做一些县衙的日常工作。

  韩林动身之时,叶婉儿即将分娩,她在心中只是平平淡淡地述说了一些南京这边发生的小事,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话题,最后还让赵无忌给即将出世的子女取名字。

  赵无忌与叶婉儿也已半年未见面了,看着书信,眼前又浮现起叶婉儿那温柔的笑容,赵无忌想了半晌,叹了口气,这才拿起纸笔,准备给叶婉儿回信,报了平安之后,赵无忌便想好了儿女的名字,在信中写道,若是男儿,便取名为毅,若是女子,便起名为萃。

  那个洋人,原来是罗德里格斯返回欧洲之后,替赵无忌寻得的工匠,那时哥伦布早已发现美洲,欧洲人最想去的地方便是富饶的美洲大陆,大明虽然有灿烂的文明,但是吸引力较美洲大陆的富饶,还是差了一筹。

  赵无忌所需的又都是武器方面的工匠,这年头欧洲的工匠们也都颇为抢手,在大航海时代的刺激下,各个王国都很重视手中的武器工匠,罗德里格斯费劲心力,终于替赵无忌寻得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便把他带上船,一同来到了大明。

  此人名叫乔治席尔瓦,他是个手艺高超的制炮工匠,因为投资失败而破产,欠了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走投无路之下,幸好被罗德里格斯发现,说服他来到了大明。

  席尔瓦原本不会说汉语,然而在船上与罗德里格斯耳闻目濡四五个月,也慢慢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汉语,如今已经可以和人进行一般的交流。

  赵无忌得知他是造炮的工匠,也是非常高兴,没想到当初自己随手布下的一步闲棋,居然也能开花结果,于是便让他跟着唐维研究火器,唐维长于火枪,火炮方面却是差了一些,席尔瓦正好能弥补上他的短板。

  随从席尔瓦而来的,还有满满两大车玉米,赵无忌当初曾向罗德里格斯索要玉米种子,此时欧洲早已经发现了美洲大陆,玉米也已传入欧洲,弄些玉米种子倒不是什么难事,既然这位大明的年轻人想要玉米,罗德里格斯这次来到大明,便顺手为赵无忌携带了大量的玉米种子。

  最让赵无忌惊喜的是宋应星送来的蒸汽机图纸,这是第一款蒸汽机的改进型,据宋应星在信中所说,按此图纸制造的蒸汽机,已经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了,效率也比第一款蒸汽机提高了很多,采用毛毡封闭,改善了气密性,也提高了做功效率。

  据宋应星试验,这款蒸汽机虽然也是十分粗糙,并且每工作七八个时辰,便需要更换一些磨损的零件,但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作例如打铁,却是完全胜任并且效率惊人,宋应星用蒸汽机试验,以往需要工匠们费时一个多月才能打出来的百炼钢,使用蒸汽机,半晌便可完成,宋应星特意提醒,以此机器制造陌刀,则陌刀的生产速度将大大加快,比起以往速度至少要快了十倍有余。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