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3章 校阅和行军(求订阅)_大明之南洋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背上,整个人都显得威武不凡,身后猩红的披风极其的扎眼。

  他低声询问一旁的徐斌道。

  徐斌也是骑着一匹马,落后朱宏煜一个身位跟着。

  听到朱宏煜的问话之后,当即开口说道。

  “回禀监国殿下,镇江距离南京还有差不多百五十里,按照我军的行军速度,大概还需要两日功夫才能抵达南京。”

  明军是轻装行军,火炮,甲胄等沉重的武器都在靠走水路运输,并不会给大军行军造成拖累。

  所以,两天行军一百五十里并不算夸张!

  这样的行军速度对光复军来说,只能算是正常行军。

  如果朱宏煜下令急行军的话,光复军的行军速度还可以更快。

  但为了光复军在抵达南京之后,有足够的体力能够随时投入战斗,朱宏煜便没有下令军队急行军。

  如果不是怕清军主动出击,杀到长江畔迎击明军,而那时候明军兵力都在船上缩着,而无法登陆展开战斗。

  朱宏煜也不会下令明军在经过镇江之后,就转水路为陆路行军。

  徐斌又开口补充道。

  “可若是清虏主动出城,要同我军野外交战,双方交兵的时间,或许还将提前。”

  朱宏煜微微颔首说道。

  “把哨探散出去吧,若是发现清虏大军随时回报,这边好筹备战事!”

  军队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整体。

  人多了,反应速度就会变慢,这点事改变不了的。

  再怎么训练有素,最多也就是尽量缩短反应时间。

  从发现敌人到做好战斗准备,中间怎么也得半日功夫做准备。

  别的不说,光是从运输船上往下卸甲胄,火炮等武器军械就得一段时间!

  徐斌应了声诺,转头便去吩咐下边人做事了。

  明军的哨骑被散了出去,向大军的四面八方而去,为大军探路,以及确保军队不会突然遇袭。

  ……

  长江江畔,大量的明军士卒正在缓缓行军。

  一名名代表各部兵马身份的旗帜迎风招展,军队行进间颇有章法。

  不同的建制间阵列分明,如果遇敌,随时可以按照各自的编制,转变为作战阵型迎敌。

  士兵迈步行走间脚步整齐,踏着鼓点行军!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本是重危行……”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

  军歌声响彻,明军行进间,士气始终鼎盛若沸腾的火焰。

  行军的阵列前后连绵数里,一眼望不到边。

  阵列中的士兵大多都是背着火枪前进,腰间别着刺刀,以及子弹袋,水壶等东西。

  东西不少,但却不显得杂乱!

  数不清的士兵一起行军所激荡起的烟尘,汇聚成了一条土龙,异常的扎眼。

  人一过完,无边无沿!

  数万人的军队汇聚在一起行军,没有见识过的人,永远也想象不到这样的场面究竟有多么的震撼和壮观。

  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人潮,到处都是黑压压一大片的人头。

  说一句人马接天,可是一点儿也不为过!

  贾七斤腰间佩刀,随着大军行军,不时的就要停下来,催促一下自己身后那群垂头丧气的士兵跟上。

  因为,那些人都是他的手下!

  贾七斤在长江口之战中投降,然后阵前剪辫归明,重新选择继续为大明这个老东家卖命。

  在长江口那一战中,他立下了不小的功劳,非但免除了苦役,还被记功赏赐了不少的银钱。

  等到反正绿营被改组为归义军之后,贾七斤便被顺势提拔为了一个基层军官。

  从一名大头兵变成了军官,哪怕只是基层军官,贾七斤也算是实现了阶层跃升。

  而这,只是一场大战之后他所得到的赏赐!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