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4.虞姬唱的那首歌,是陆贾写的。(求订阅,三千字章)_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列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义重,可惜却被陆游的母亲无情拆散,最后两人劳燕分飞。”

  “陆游再娶,唐婉再嫁。”

  “时隔多年之后,两人在沈园相遇,一个成为他人夫,一个嫁作他人妇,此情此景,让两人无限唏嘘!”

  “随即出现了两首惊艳千古,一唱一和的诗词。”

  “那就是陆游和唐婉的《凤头钗》。”

  “陆游写到:”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也应和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看到没?”

  “这才叫应和的诗词。”

  “所谓应和,就是要一唱一和,一应一对,前后呼应,格律一致。”

  “不管是从文体,意境,规格,韵律都要协同一致,这样才能达到协同共振的效果,才能展现出二重奏的魅力。”

  “形成叠加唯美的震撼效果,如同水中倒影,镜中两面。”

  “这才能展现出这种一唱一和特有的文学魅力,做到心心相印。”

  “我们再来看一下项羽的《垓下歌》,以及《和垓下歌》。”

  “这两首诗歌,无论是从文体,规格,韵律,都是格格不应,而这还是唱出来的,那最后就是要用一种曲调唱出两首诗歌。”

  “这字数都不一样。”

  “显然无法实现应和的效果。”

  “所以这一首如果真是虞姬写的,她真有这么高的才学,那么虞姬应该把《和垓下歌》改成骚体诗。”

  “而把五言诗改成骚体诗,那就等于降了难度,非常容易,就是我这种对诗歌没有研究的人,随便都可以改的出来。”

  “比如:”

  “汉兵攻兮已略地,四方围兮楚歌声。大王今兮意气尽,妾兮妾兮何聊生?”

  “这么一改,这才像是一唱一和,这才感觉像是虞姬和项羽对唱出来的诗歌。”

  “虽然这首诗歌的文学价值急速下滑,但是,作为一个应和此情此景的诗句,却是最符合当时的情形。”

  “如果虞姬有这样的文学修养,那么她必定会改得比我更好。”

  “所以,这首《和垓下歌》是假的,是后人写的。”

  ……………………

  李隆基登时就惊呆了。

  还可以这样吗?

  他感觉自己好像被野猪给拱了。

  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这个证据简直太硬核了!

  ………………

  而此刻,皇帝们都感觉意犹未尽,因为他们就没有听说过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更被这两首宋词的魅力所吸引。

  那种一唱一和,格律一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