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 母巴高兴_原始人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小不同形状歪七扭八的陶罐,七八个同样大小不同歪歪瘪瘪的陶盆,还有几口陶锅和两口吊锅,另外还有十多把大小不同的勺子。

  不过可惜的是,这次不知是体型太大还是因为火候问题,其中好几件都出现了裂痕,甚至还有两件完全碎掉了。

  因此这些陶器在取出来的过程中,一群人免不得会集体发出叹息和惋惜的声音,甚至还有人捶胸顿足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

  徐晨倒是很平静,如此大的陶器,一次全部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若是烧制瓷器,因为火候掌控不好说不定一整窑都会废掉都有可能。

  陶器虽然制作粗陋,但同样会因为受热不均损坏。

  而且这还是因为这口窑比较小,火力比较均匀,若是大窑,更加容易出问题。

  取完陶器,接着就是陶砖。

  因为没有模具,这些陶砖都是铺在比较平整的石板上用泥刀拍打抹平切割而成的,因此大小厚薄都略有区别,但整体还算不错,宽约十厘米,长约二十厘米,厚约五厘米,说是砖,实际上更接近陶板。

  本来按照徐晨的想法也是想制作类似于地板砖的陶板,可惜条件和实力都不允许,因此只能先做出这种似是而非的东西来。

  不过这批砖烧的相当不错,也全都烧透,颜色青灰,相当结实。

  陶砖有大约两百块,下面就全都是石灰石了。

  眼下还是生石灰状态,卵石表面烧成一种微红的颜色,大部分已经开裂,露出雪白的石灰质。

  徐晨拿一块仔细翻看一下,然后放在一个陶盆之中,往上浇了一捧水。

  只见这块白色的石头竟然冒气的同时开始翻滚膨胀。

  “嘎嘎!”

  一群原始人顿时吓的骚动叫唤起来,如同看到了妖魔鬼怪一样往后退。

  徐晨满意的松了口气,蹲下来用一根树枝轻轻扒拉几下,这块石灰很快便变成了一堆碎裂的白色碎末。

  在水泥没有出现之前,石灰一直都是最好的建筑黏合材料。

  并且石灰还有一个优良的属性,那就是防水。

  用石灰做主要粘合剂修建的水池,要比水泥池保水性更好。

  虽然石灰远不如水泥......

  第30章母巴高兴(第2/4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混凝土结实,但却是最简单最容易获取的材料,这完全符合眼下原始的生产技术和迫切需求。

  接下来,徐晨便安排窑工将里面所有的石灰都用藤筐捡出来,等把火窑清空之后,一群人则热热闹闹背着石灰和陶器陶砖上山。

  回到山上,一群女人欢欢喜喜的拿着陶器去清洗晾晒,徐晨则将一些石灰用水发开之后和黏土搅拌成泥,开始给火塘四周的塘沿和火灶砌台面。

  这个工作量不大,不到半天就弄好了,然后一群女人开始烧水熏灶膛,他又开始给存仓粮食的一排石窖抹灰封底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