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9章:所谓名声_日月江山永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同这个世界有好人坏人之分一样,儒生也有软弱和强硬之分。

  千年前的汉儒就是如此,公羊学的问世告知了天下人汉儒对外敌的态度,也是汉儒对所有外夷下的战书,不死不休的战书。

  杨荣并非软弱的宋儒,也非软骨头的明儒,虽然也并不是强硬的汉儒,但却也有几分骨气的。

  若是没有,朱棣不可能几次北征都带着他。

  打从郑和归来的那一日开始,杨荣就知道大明迟早有一天会对帖木儿帝国动手,现如今的平静只不过是大战之前的蛰伏罢了,是在积蓄力量。

  “那你认为,我大明何时出兵为佳?”朱瞻垶似乎并不知道杨荣已经探得他的一些想法,就好像是自说自话一般。

  “这……”杨荣有些迟疑,但在看过朱高炽和金忠的态度后还是决定硬着头皮上。

  “大明今年不可再动,不过若是新粮的产量无忧,那……”

  杨荣没敢把话说完。

  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要是这新粮的产量跟您说的那样一般无二,那大明一两年就能恢复元气,最起码在经济上恢复,到时候大明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但若是新粮的产量不尽如人意,那就不好说了。

  这话杨荣不敢说出来,但也正是现如今绝大部分人在担心的事情。

  虽然朱瞻垶那天在应天外城公然把新粮的产量展现给老爷子看,但那是给老爷子看的,而且是郑和在船上种的。

  说句难听的,是真是假谁也不清楚,虽然知道朱瞻垶不会这么做,但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种产量的新粮,就算是没有发挥实际上的作用,在鼓动和稳固人心上所带来的效果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

  再说句实在的,这种效果可能就算是皇帝都顶不住诱惑,朱瞻垶还是个皇太孙,这就很难说了。

  皇太孙日后是板上钉钉的皇帝,但正所谓一切都会有变故,就算天下所有人都愿意相信朱瞻垶,但在心底还是保留了那么一丝丝的怀疑。

  可朱瞻垶就好像完全没有感觉一样,依然是自顾自的自说自话。

  “那你认为,在两国对立的情况下用一些下作手段算什么?”

  “算不得什么!”这次,杨荣挺直了腰板,语气很是坚定。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既是两国对立,那自然是不顾一切的。”

  “胜者王侯败者寇,所谓下作的手段那是对敌人而言的,但若是从我大明将士和百姓的角度来看,那都是避免我大明出现过多伤亡的上上之策!”

  在文人中,杨荣的想法其实算是很激进的了,不过他的想法也有点儿问题。

  说起来很可笑,因为杨荣的想法经常跟他自己的做法是冲突的。

  比如在北征的时候,他曾经极力阻止朱瞻垶筑京观,但实际上他是赞成筑京观的。

  其实真要分析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杨荣的想法有些不地道。

  在杨荣的想法中,京观要筑,但不能是朱瞻垶这个皇太孙筑,得是别的将士,而且筑完之后还得惩罚这个筑京观的将士,这样才能保证大明的名声。

  是不是有种既要当婊子还要立贞节牌坊的感觉?

  差距不大,但你也不能说杨荣的这种想法是错的,因为国家需要好名声,但也需要威慑力。

  在这种时候就得有牺牲,不过在杨荣看来这都是必要的牺牲。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